這場“中東土豪拯救”的戲碼,結局會變成——像兩個廢墟中的人互相攙扶,但誰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有路嗎?
文/每日資本論
高合汽車快成造車新勢力中“打不死的小強”了。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又傳出一條勁爆消息:5月22日,據天眼查,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在5月22日成立,注冊資本約1.43億美元(約10.3億元),認繳出資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新公司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是一家以從事汽車制造業為主的企業。
新控股股東為黎巴嫩電動汽車公司EV Electra Ltd.持股69.8%,原控股股東華人運通(高合母公司)保留30.2%的股權。這家自稱“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第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的中東初創企業,成立于2017年,曾計劃年產1萬輛。
簡言之,一番折騰之后,瀕臨倒閉的高合汽車或又復活了。
這場合作頗具戲劇性。這家黎巴嫩公司雖然曾雄心勃勃要搞一萬輛電動車,但從未實現規模化量產,市場聲量微弱。
合作的另一方則更是站在懸崖邊緣。2024年7月1日,華人運通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重整有助于其引入資金、恢復生產、保障債權人權益為由,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預重整。
8月初,高合汽車爆雷,其母公司華人運通(賬面負債高達157.81億元)。經法院裁定,準許華人運通江蘇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的申請。8月19日,高合汽車發布售后服務公告稱,自即日起至預重整、重整完成,授權江蘇悅達汽車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悅達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采購高合汽車零配件,支持高合汽車售后服務。
9月11日,華人運通發布公告稱,招募目的在于借助戰略投資人在產業、財務等方面的優勢,支持華人運通形成(預)重整方案,統籌推進預重整或重整,化解債務危機。
雖然有消息說,華人運通得到了3億元的融資,但對于巨額負債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如今,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中東電動車公司真的能成為高合的救世主嗎?未來,高合汽車是否不再高舉“最貴電車”,而走親民路線?
高合的故事始于2017年。54歲的創始人丁磊——前樂視汽車全球副董事長、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創立華人運通,2020年9月,HiPhi X創始版正式上市,從建立之初,高合就一直堅持走高端化路線,它的首款車型高合HiPhiX的起步價為68萬元,最高售價高達80萬元。也因此,其一度被外界稱為“國產最貴電動車”。
彼時,比亞迪還沒有出仰望,國內幾乎號稱高端品牌的廠商看了高合的配置恐怕都得沉默:內飾是勞斯萊斯的;音響是英國之寶的;地毯用的是進口羊毛;皮椅是陶氏化學的;車燈采用奔馳S級同款,還有能向上開啟的NT尾翼門、可編程的大燈、后輪轉向……
小插曲是,高合汽車曾以其獨特的展翼門、對開門以及副駕駛超大屏等設計元素,無疑成為了一股清流。然而,這樣的設計創新卻引發了諸多爭議,有人盛贊其“颯”,也有人質疑其涉嫌抄襲特斯拉、勞斯萊斯,甚至將其冠以“拼接怪”之名。
不過,高配置也的確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盡管定價較高,但上市后,HiPhi X訂單量持續攀升,批量交付穩步推進。2021年12月,HiPhi X共銷售919輛,在創下月度銷量新高的同時,還力壓保時捷Taycan,成為50萬以上豪華車品牌電動車細分市場銷量冠軍。
公允地講,高合汽車一度也真的把“高端化”映入了消費者的腦海里。正常的商業邏輯,往往在打出高端品牌后,隨即適時地推出一些中低價位的車型,以量取勝。但2022年8月,高合旗下第二款產品HiPhi Z在成都車展上市,產品共分五座版和四座版兩款車型,售價為61萬元與63萬元。
直到2023年,其推出的第三款車型HiPhi Y售價下探至33.9萬元,試圖進軍主流市場,但為時已晚。此時,國內35萬元至50萬元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是一片“紅海”,同期比亞迪仰望U8、華為問界M9等競品憑借技術積累和品牌勢能快速崛起,而高合則迅速敗下陣來。
公開資料顯示,高合汽車在2021年開始交付首款產品,在2021年全年的累計銷量達到4237輛。據乘聯會最新數據,在2023年12月,高合汽車的新能源批發銷量為564輛。
2024年2月18日,龍年春節復工第一天,高合汽車被媒體爆出將停工停產6個月。盡管高合汽車否認了這一消息,但從公司當時的經營現狀來看,基本已經喪失了競爭和生存能力。
有意思的是,當月底,丁磊現身重慶,并與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進行了交流。這也讓外界浮想翩翩。不過,最終無果而終。
2023年,市場又傳言沙特資金將注入,但因高合停產風險未能落地。2024年5月,美國iAuto集團宣布投資10億美元,但其母公司正道集團自身虧損嚴重,資金遲遲未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iAuto的最終實際擁有人是正道集團董事會主席仰融,他曾是華晨汽車集團的創始人之一,在1992年成功操盤華晨汽車進入美股,使后者成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業。此后仰融又憑借系列資本運作,打造出包括至少4家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的“華晨系”,掌管資產一度高達人民幣300億元。2002年10月,仰融因涉嫌經濟犯罪被遼寧省檢察院批準逮捕,后遠走美國。
2024年8月,華人運通終于拿到了鹽城國資通過悅達集團注資3億元維持售后體系,但顯然,離解決債務危機問題還為時尚早。
如今,EV Electra的注資的確為高合汽車帶來了短期喘息之機,但挑戰依然嚴峻。首先就是品牌信任危機問題。之前的車主維權、員工降薪、供應商欠款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高合需重建市場信心,而要徹底解決問題不是靠撒銀子那么簡單,是高合汽車產品體系徹底逆襲。
由此就會涉及技術協同難題。EV Electra缺乏量產經驗,其宣稱的“整合高合技術進軍中東市場”仍停留在愿景階段。問題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2025年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比亞迪、華為、小米等巨頭已形成碾壓優勢,高合若無法在智能化、成本控制上突破,恐難逃邊緣化命運。
也就是說,未來高合是否會走“哪吒”汽車的路徑,專攻國外市場?但請記住,只要有利可圖,在國內“卷”不動的廠商都會瞄準那塊“肥肉”。
某種層面來講,高合的興衰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典型樣本——高端化≠競爭力,任何脫離技術根基的“豪華”只是空中樓閣。而且也再次證明,資本是把雙刃劍,過度融資掩蓋了運營問題,一旦資金斷流便迅速崩塌。
最后要提醒的是,中東資本的入場雖然給高合帶來了希望,甚至中東市場也是眾多廠商垂涎的市場。但文化差異、管理整合等隱形成本可能遠超預期。再加上,產品本身若不能及時改變,提升質量,那么,這場“中東土豪拯救”的戲碼,結局就變得——像兩個廢墟中的人互相攙扶,但誰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有路。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若您覺得有價值,麻煩您點贊、轉發。祝身體健康,掘金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