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文科建設前沿,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將學界業界聯動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步驟。5月24日下午,以該院“望道新聞卓越班”學生為主體的《觀察中國:熱點新聞解析》課程走進上海報業集團(以下簡稱“上報集團”)現場研學,學生與一線媒體人熱切交流,同步感受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最新實踐。
上報集團是全國經濟規模最大的報業集團。2024年11月,上報集團啟動了新一輪變革,聚焦“增強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與“增強主流媒體造血功能”,深入推進系統性變革。
融媒體展示平臺,夏俊向學生介紹上報集團。
“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拿著紙筆的記者正‘趕赴’視頻,我們打造了很多功能化空間。”上報集團對外事務部主任夏俊帶同學們走上2樓融媒體展示平臺。學生們走進個人直播間、融媒聲音創作室、XR虛擬演播室等,體驗實時三維渲染、XR場景搭建、數字人主播、AI智能審核等多種媒介技術。
澎湃新聞常務副總編輯夏正玉講解澎湃新聞的發稿數據。
AI工具的賦能是媒體實踐最新的發展方向。學生們在澎湃新聞常務副總編輯夏正玉的講解下,了解了澎湃新聞旗下技術品牌“派生萬物”的技術矩陣,實際體驗了“澎澎×湃湃AI合影”的功能。
在財經資訊提供和金融信息服務的行業龍頭界面財聯社,學生們直接觀察了“財躍星辰”AI工具自動生成財聯社電報的全過程。
參訪學生在界面財聯社參觀。
除新技術外,采編改革是新媒體的變革重點。2025年2月5日,澎湃新聞采編體系經歷上線以來最大規模的架構調整,夏正玉著重向學生介紹了24個垂直IP工作室,工作室模式重構了數字新聞的生產流程,能更扁平化地體現澎湃的特點與優勢。
師生一同閱覽解放日報社報史長廊中的老報紙。
革新正在成為歷史,歷史中也飽含革新。解放日報政情頻道主編朱珉迕帶領同學們走進嚴同春宅內的報史長廊,一同在老報紙中回望解放日報的過去。從社會新聞首次上頭版,到皇甫平關于改革開放的系列評論,解放日報一直站在改革開放的潮頭,在重大事件和關鍵時刻,讓新聞正聲遠揚。
望道班學生在現場研學中打破了對主流媒體的刻板印象,產生新的好奇。在嗣后的座談會上,同學們在“數字人倫理困惑”、“集團如何可持續發展”、“調查記者是否減少”等方面,向業界老師發問,上報集團的幾位業務骨干一一作答,并對同學們的觀察力和提問能力給予好評。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望道新聞卓越班項目主任李泓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主任白紅義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研學。
參訪學生在解放日報社的合影。
采寫:唐澤楷 攝影:姚雨禾(均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生)
原標題:《復旦新聞學院望道班師生走進上報集團現場研學》
欄目主編:尤莼潔 文字編輯:尤莼潔
來源:作者:唐澤楷 姚雨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