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燕無雙
學校食堂又出事了!
5月23日,浙江余姚實驗學校,有家長偶然發現食堂的絞肉機中居然有大量蠕動的蛆蟲,此事上傳網絡,惡心到了全網,也震驚了全網。
一向認為江南乃富庶之地、詩書禮儀之鄉,沒想到這個學校做的事,比“黃蘆苦竹”之地還原始埋汰......
當日中午,該學校組織家長陪餐,原本是學校為了讓家長們放心而定期組織的活動,沒想到卻讓家長們涕淚交加。
原因是,用餐期間一位“機靈”的家長進入食堂后廚,驀然發現絞肉機接口處有大量白色蠕動的生物。近距離一看,這位家長失聲驚呼,原來那竟是一些蛆蟲爬來爬去……
不僅如此,絞肉機中還傳出來一股腐臭味。要知道孩子們吃的肉可都是從這個絞肉機中絞出來的,食堂的人是沒發現這個問題?還是根本沒人在意孩子們的身體和健康?
這位家長當即把此事發布在家長群,可想而知,群里炸鍋了。很多家長恍然大悟,自己的孩子天天鬧著肚子疼,一直找不到原因,原來如此!
家長們紛紛前往學校要說法!令人驚詫的是,面對痛苦而憤怒的家長,校方領導不是表態查學校食堂和供應商,反而要求家長“三不發”,不要發抖音、小紅書、朋友圈。
憤怒的家長將情況反饋到教育部門,當天下午,余姚市教育局、市場監管部門、朗霞街道等多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入學校。
當晚,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絞肉機在上次使用后未按規定及時規范清理。接下來,相關部門將進行一系列調查和整治行動。
只是上次使用后未規范清理嗎?看起來,學校還在試圖狡辯,企圖蒙混過關。
另外,咱就說,明知道當天是家長陪餐日,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嗎?
輿情洶洶,隨即寧波市教育局派出工作組赴余姚開展緊急處置工作。
5月24日,寧波市市監局再發通告:校長停職檢查,分管副校長、總務處負責人免職處理;學校立案查處;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長、市監局朗霞市場監管所所長,停職檢查。
應該說,寧波方面算是雷厲風行,相關責任人也處理到位。然而,卻消除不掉余姚實驗學校的家長、乃至全國的家長們心中的意難平!
誰能想到自己精心呵護的孩子,在學校吃的卻是“豬狗之食”?這樣的飯菜孩子們吃了多久?會給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什么樣的隱患?誰來為他們的健康買單,僅僅是一句責任人免職就夠了嗎?
更要說,都什么年代了,可憐的孩子們連吃一口新鮮飯菜都是奢求?
更為諷刺的是,從官方信息來看,該學校還是“浙江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實訓基地”“余姚市紅十字精神教育基地”,并曾獲得浙江省A級食堂、浙江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學校等榮譽。2017年更入圍“浙江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
滿墻的榮譽與蠕動的蛆蟲齊飛,刺痛的不僅是家長的神經,更是對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教育的一記響亮耳光。
此次事件絕非偶然,更非孤例,回顧這些年的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2023年6月,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鼠頭鴨脖”事件人盡皆知,涉事校領導免職,承包學校食堂的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被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具體承包人罰款600余萬。
然而,這么大的輿情與處罰力度下,仍有人頂風作案,2023 年10月,華北理工大學又有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最終,公開資料里除了看到學校解除與涉事餐飲公司的委托經營合同外,未見其他責任人的處理結果……
2024年10月16日,云南昆明一中學再現令家長震怒一幕。食堂提供變質臭肉給學生食用,導致學生多次腹瀉。最終校長被免職,三名官員被停職,食堂承包商被罰沒 624萬元。
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然而,仍有學校無視孩子健康,前赴后繼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景,絕非偶然的衛生疏漏,而是學校管理官僚化、食品監管形式化的集中爆發,以及長期被忽視的管理漏洞與責任缺位。
首先,食堂管理“空心化”。
學校食堂本應是守護學生健康的重要防線,卻在某些管理者眼中成為“任務攤派” 的負擔。部分學校將食堂管理外包后,便采取 “甩手掌柜” 模式,檢查監督機制形同虛設。
從食材采購臺賬的造假,到設備清潔流程的敷衍,再到員工健康管理的松懈,每一個環節的失守,都是對 “食品安全高于一切” 原則的背叛。
絞肉機里的活蛆,實則是管理體系里滋生的 “蛀蟲”啊!
更諷刺的是,許多學校將食堂視為“盈利窗口”,一味壓縮成本、抬高售價。當清潔頻次被無限壓縮,當變質食材為降低損耗仍被 “循環利用”,蛆蟲的出現不過是遲早的事。
這種 “重收益、輕安全” 的管理邏輯,本質上是對學生權益,對他人孩子生命權的漠視。
中國自古就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化,然而,今人早已將這種道德底線丟光了。
試想,只要有一名校領導的孩子在這個學校就讀,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嗎?
其次,監管體系層層失守。
2024年9月還出過一檔子事,湖南長沙一小學多名學生出現嘔吐等癥狀,家長在食堂檢查出爛菜、過期食物。
離奇的是,上百名學生出現不適,教職人員竟然無一人出現不適。
最終,區教育局對此回應系諾如病毒感染!感染學生在家隔離治療痊愈后再行返校。
就挺呵呵的!
當絞肉機的角落成為“衛生死角”,當食材存儲間的溫度、濕度不達標,當員工操作不規范成為常態,這些本應被及時發現的問題,都因監管的放任而積累發酵。
若不能建立 “零容忍” 的問責機制,監管體系在“蛆蟲亂象” 面前將繼續形同虛設,層層失守!
再次,比蛆蟲更可怕的是管理良知的缺位。
學校的職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在于守護學生的生命健康。
當食堂衛生問題頻發,折射出的是教育者責任意識的“失重”—— 一些管理者將校園安全視為 “不出大事就好” 的底線任務,卻忽視了食品安全是最基礎的民生工程。
更值得警惕的是,事件曝光后部分學校的“危機公關” 思維:試圖壓下輿論、推卸責任,而非第一時間徹查整改。
這種對問題的回避態度,比絞肉機里的蛆蟲更讓家長和社會寒心!
學校食堂的“蛆蟲亂象”,撕開的是校園管理體系的深層病灶。
教育機構若不能以 “如履薄冰” 的態度對待食品安全,再光鮮的教學成績也掩蓋不了管理良知的缺位。
每個人都是為人父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孩子!當每一所學校都能將食品安全視為教育責任的一部分,當每一個管理者都能以“假如是我的孩子” 的心態對待食堂衛生,絞肉機里的蛆蟲才會真正消失。
守住食堂,才能守住教育的底線!給孩子一口干凈的飯菜,是低到不能再低的底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