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梅州市文旅局通過官方社交平臺賬號發布的一則宣傳視頻,被指涉嫌抄襲福建省文旅廳2022年發布的沙縣小吃推廣視頻中的內容。事件引發輿論關注。5月26日上午,梅州市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工作存在疏忽,表示歉意,視頻已經下架,并已主動聯系了福建文旅方,對版權問題也進行了充分的溝通。
(5月27日大皖新聞)
廣東梅州市文旅局發布的一則宣傳視頻因涉嫌抄襲福建省文旅廳的美食推廣視頻而引發輿論關注。事發后,梅州市文旅局迅速作出道歉并下架相關視頻。這一事件折射出的文旅內容創作領域的浮躁心態與創新困境,值得深入剖析:文旅視頻創作需守正創新,抄襲模仿終將兩敗俱傷。
抄襲模仿,不過是飲鴆止渴的流量陷阱。文旅行業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本應成為展示地域特色與文化魅力的窗口。然而,當前部分創作者選擇簡單復制他人創意,試圖通過“東施效顰”的方式獲取流量。梅州文旅局的抄襲行為表面上獲得了短期曝光,實則暴露了創作團隊的懶惰與短視。這種投機取巧行為不僅損害了創作者自身的專業形象,更可能因版權糾紛面臨法律責任。更重要的是,缺乏原創內容的文旅推廣難以形成品牌記憶點,最終只能陷入“抄來流量卻帶不來留量”的尷尬。
內容創作需要回歸服務本質。文旅視頻創作的核心價值在于服務游客與地方經濟發展。福建沙縣小吃推廣視頻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更在于通過生動講述展現了地方美食文化與人文底蘊。相比之下,抄襲來的作品缺乏對本地特色的真實呈現,猶如“邯鄲學步”,既沒有學到精髓又丟失了自我。真正的創新應當是“借鑒思路而不是抄寫答案”,即吸收他人創意中的精髓,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創造性轉化。唯有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基因,打造具有獨特辨識度的文旅IP,才能培養忠實受眾,實現可持續傳播。
文旅行業本質上是一場關于文化記憶的發掘與重構。福建文旅的美食視頻之所以成功,在于其通過美食這個符號傳遞出了當地的生活方式與生存智慧。梅州作為客家文化重鎮,完全擁有比模仿更有價值的創作素材:從圍龍屋建筑到客家山歌,從傳統美食到民俗節慶,這些獨一無二的文化元素的地方靈魂。
梅州文旅指抄襲福建文旅,抄襲“視頻”不如抄襲“服務”,需要思考:人家為什么行?游客何以去了還想去,去了不想走?文旅視頻抄作業,抄襲“思路”別抄襲“答案”,文旅視頻創作不應陷入抄襲的惡性循環。不可“東施效顰”還“邯鄲學步”,最后自己都不會走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