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一線城市排名來了!
2025新一線城市:西安第六!
5月28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正式發(fā)布《2025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這是“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連續(xù)第10年發(fā)布。
該排行榜繼續(xù)沿用商業(yè)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新經濟競爭力、未來可塑性五大一級維度,綜合評價中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最近一年中的努力與成就。
今年榜單顯示,4座一線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南京、長沙、鄭州、天津、合肥、青島、東莞、寧波與佛山。
其中,西安位列新一線城市第6位,排名與去年持平;在近5年榜單中,西安已穩(wěn)定位居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前10名。
榜單認為,一線城市、新一線頭部城市的排名結構已趨向穩(wěn)定。其中,以西安等為代表的一批城市也被“重新發(fā)現”了,它們在這些年中屢屢創(chuàng)新出彩,以其綜合性的實力與口碑,贏得了年輕人的選擇。
商業(yè)資源集聚度:西安位列第9
商業(yè)資源集聚度由大品牌青睞指數、商業(yè)核心指數和商業(yè)配套成熟度構成。當前,西安持續(xù)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創(chuàng)建。數據顯示,2024年,西安全市新增商業(yè)面積60余萬平方米。另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西安新增品牌首店436家,較2023年增長24.5%。
城市樞紐性:西安位列第6
城市樞紐性通過交通聯系度、城際流動指數、產業(yè)協同關聯指數和商業(yè)資源區(qū)域中心度來衡量。近年來,把握西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功能定位和職能使命,西安著力構建“雙港驅動、高快一體、樞紐帶動、多網融合、綠色優(yōu)先、智慧賦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的開行量達4985自然列,同比增長25.1%,西安成為全國首個累計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的城市。2025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T5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落成。西延高鐵將于年內建成通車。
城市人活躍度:西安位列第9
城市人活躍度主要衡量城市人在消費、休閑和夜間三方面的活力表現。數據顯示,2024年,西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5.08億元,同比增長2.2%。西安文旅市場熱度穩(wěn)居全國第一方陣,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3.06億人次、游客總花費37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12.3%。
新經濟競爭力:西安位列第14
新經濟競爭力反映城市發(fā)展的內生動力,由企業(yè)引領力、新消費指數和產業(yè)鏈生態(tài)指數構成。2024年,西安15家過百億工業(yè)企業(yè)合計產值增長10.2%。新質生產力方面,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醫(yī)藥六大支柱產業(yè)總產值增長4.6%。2025年,力爭全年新增規(guī)上高新技術企業(yè)300家、總數達到2700家。
未來可塑性:西安位列第11
未來可塑性包含創(chuàng)新氛圍指數、人才吸引力指數和城市規(guī)模指數,強調城市的長期承載力。本次榜單指出,西安等地在科研機構數量上居新一線城市前列,成為重要的創(chuàng)新資源高地。此外,西安等地吸引本省七成以上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成“省內極核”結構。
最新數據顯示,西安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400多家,駐市高校83所,兩院院士69人,高等教育在校學生130萬人,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近100萬人。累計建成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448個,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30個。在2024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最新排名中,西安位居全球第18位,中國上榜集群第7位。
| 2025年城市分級完整名單 |
(包含中國內地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相關鏈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