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名字普通但有著不平凡的身份。她是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的女兒,是著名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也是新中國杰出聲樂教育家,還是世界知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就是今天要說的,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的夫人蔣英。
蔣英與錢學森夫妻倆相守一生,前前后后走過了幾十個春秋。 他們有讓人羨慕的愛情,婚姻美滿幸福到老,超過了62年達到了“鉆石婚”的標準。在崇尚自由戀愛的世界里,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彼此相濡以沫,直至白頭偕老呢?這事還得從他們的家世說起。
一,錢學森與蔣英從小是“兄妹”,青梅竹馬。
在清末時期,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早年就讀于杭州求是書院,在這里他與來自浙江海寧的蔣百里成為了校友。隨后兩人在1902年一起東渡,赴日留學,成為了親密的好友。兩人歸國后,錢均夫成為了教育家,任職于民國政府教育部,同時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聲望頗高。蔣百里成為著名的軍事家,任陸軍部高等顧問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由于關系密切,兩人在過年過節時期都經常互有聚會。
1911年錢學森出生于上海,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作為他的父親錢均夫確十分想要有個女兒,但由于其夫人身體的原因,這個愿望并沒有實現。這事一拖就是10年,直到1921年正月,錢家在與蔣家的春節聚會中,發現蔣百里生了好幾個女兒。其中老三蔣英剛滿2歲,看著特別可愛,便懇請蔣百里將這個女娃過繼給他們錢家,滿足想要一個女兒的愿望,蔣百里同意了。
蔣英年輕時
于是,1922年蔣英剛滿3歲便過繼到了錢家。兩家人請了親朋好友,辦了幾桌酒席,然后蔣英便和她的奶媽一起住到了錢家,并且被改名為錢學英,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與錢學森以兄妹相稱。兩人雖然相差8歲,但錢學森非常喜歡這個妹妹,外出玩耍,總會帶著蔣英一起去。
過了幾年,蔣英媽媽有點后悔了,還是想自己帶,就讓蔣百里把蔣英要了回去。這事錢家同意了,但有個條件,就是蔣英長大了得做錢家的兒媳婦。就這樣,錢學森和蔣英還沒有成年,娃娃親就已經被父母們定下來了。后來,蔣英管錢學森父母叫干爹、干媽,管錢學森叫干哥。只因為有了這段經歷,多年后錢學森在老友面前笑稱蔣英是錢家的“童養媳”。
蔣英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便開始學習音樂,為她以后成為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打下堅實的基礎。當蔣英讀中學時,錢學森去看她,錢家與蔣家一起聚會。兄妹倆當著他們父母的面,唱起了名曲《燕雙飛》,兩人配合得特別自然、和諧,有一種“夫唱婦隨”的畫面感,這也是四位大人都樂意看到的事情。也正是這一曲《燕雙飛》,成為他們日后結為伉儷的預兆,也成了他們偕行萬里,相守一生的真實寫照。
1935年,24歲的錢學森準備去美國留學,而蔣英此時16歲,她跟著父親專門到錢家給錢學森餞行。蔣英為錢學森彈奏了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錢學森在旁邊聽得如癡如醉。她還送給錢學森一本唐詩作為禮物,錢學森接過去視若珍物放在提箱最底層,遠渡重洋帶到了美國。9月,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一年后他師從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由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偉大“征程”。
1936年,蔣英在父親的安排下到德國深造,繼續學習音樂。此后她靠寫信與錢學森保持著聯系。
錢學森與蔣英,雖然都在歐美留學,受著當時西洋最為先進的教育與觀念的熏陶。但他們在感情上相當保守,并沒有接受西洋文化中“自由戀愛”的觀念。他們彼此心中依然還堅守著父母們定下來的“那份執著”。好的姻緣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讓雙方放棄最初的那份信念!
二,從牽手相伴到白頭偕老;
1946年,27歲的蔣英結束了在德國柏林的留學生涯,回到了國內。她一開始并沒有去工作,而是想積極籌備舉辦一場個人音樂會,算是她留學歸來的匯報表演。第二年1947年5月31日,蔣英在上海蘭心大劇院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轟動了整個大上海,新聞界迅速報道并且贊道:“她卓越的歌唱藝術”使人們看到“中國一樣有優越的藝術天才,良好的資質和聰穎頭腦”。
也正是這一年,錢學森從美國學成歸來。錢家與蔣家再次聚在一起,熱鬧一番。錢母問:蔣英在國外這么多年談男女朋友了嗎?蔣母開玩笑道:她的朋友多著呢!實際上蔣英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27歲了一直沒有談過朋友。由于她的容貌優秀,追她的人倒是不少,但她都沒有看上。
而錢學森回國后,就常常很主動很積極地跑去蔣英家玩,說是看望蔣母的,實際上他非常喜歡蔣英這個妹妹,是想與她多處處。但蔣英生性活潑開朗,愛出鬼點子。她看到錢學森都35歲了還沒結婚,便與妹妹蔣和一起張羅著要給錢學森牽線搭橋,介紹女朋友。
蔣英真的找來一個好姑娘,約好見面時間,本來錢學森不同意去見的,但在蔣英的撮合下,最后還是去見了一面。只是錢學森坐在幾個人中間,不好意思看這個姑娘,而只顧著和蔣英說話,因為兩人太熟了,不用那么拘謹。
他這次答應相親,完全是因為看到蔣英費心積極張羅著,不想讓她掃興。結果相親最后沒成功,錢學森心里有點兒生氣,讓蔣英和她的姐妹們不要胡亂介紹,他再也不會去相親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錢學森還是經常去蔣家,偶爾去蹭個飯什么的,最主要還是喜歡跟蔣英談天說地,而蔣英也會彈上幾首鋼琴曲來助興。
錢學森與蔣英結婚照
忽然有一天,錢學森找到蔣英說:“你跟我去美國吧!”蔣英有點疑惑,為什么要跟他去美國?她覺得他們倆還是應該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但錢學森等不及了,他直接說道:“不行,現在就走。”蔣英拗不過他,便答應了。
蔣英覺得:“那時,我從心里佩服他,他才36歲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當時認為有學問的人就是好人。”
兩人就這樣沒有甜言蜜語的表白,就決定此生在一起了。1947年9月錢學森與蔣英兩人在上海喜結良緣,然后一起奔赴美國繼續工作和生活。
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結束,錢學森看到了國家的希望,開始準備歸國。為此他陸續辭去了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務。
錢學森對妻子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你現在懷孕,行動不便,等孩子生下來,我這個學期的書剛好教完,那時我們就回祖國去。”
誰知第二年,即1950年7月美國取消了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移民局要驅逐他出境。于是錢學森8月中旬就決定想探親回國,并訂了飛往香港的機票,把行李也交給了搬運公司裝運。但就在這時,美國當局突然通知錢學森不得離開美國,因為聯邦調查局在錢學森行李中查獲“絕密”文件。
實際上當時美國國內“麥卡錫主義”泛濫,到處打擊和抓捕共產主義分子,很多留美學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撓與審查。像錢學森這種頂尖的科學家尤其受到美國當局的重視,為了阻撓錢學森回國,他們無端地炮制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導致錢學森一家滯留在美國多年。
半個月后,美國警察非法逮捕錢學森,把他送往特米那島,囚禁在這個島上。在錢學森被關押期間,蔣英一面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女兒、拉著蹣跚學步的兒子,四處奔走呼吁,一面度擔驚受怕,承受著種種擔憂與焦慮的心情,苦苦地盼望著錢學森的平安歸來。
最后在熱心人的幫助下,錢學森終于以1.5萬美元保釋出來回家,此時錢學森早已被折磨得憔悴,瘦了好多。蔣英看著也是相當心疼的。之后錢學森心情一直是陰天,因為他們家庭的日常活動還受到美國當局的監視,又不能正常去工作,他只好靠寫著作來打發時間。
錢學森與蔣英夫婦被美國軟禁達五年之久,但都沒有消磨掉他們返回祖國的決心。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里,蔣英知道此時外部環境對整個家庭不利,為了能夠讓錢學森安心寫著作,作為大家閨秀的她必須承擔起守護家庭的責任。蔣英毅然辭退了家中的保姆,她甚至也放棄了自己的音樂事業,成了家庭主婦。一個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及帶小孩,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正是這段“受困”的時期,錢學森完成了他的《工程控制論》和《物理力學講義》,這些著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象征著他們的“愛情結晶”。《工程控制論》的序言結尾特別提到了“謹以此書獻給蔣英”,由此表示蔣英在錢學森心里特別重要。
個人歸國的努力受挫,錢學森把希望寄托在了祖國這邊。他寫了一封“求助”信讓夫人蔣英外出寄給在歐洲定居的妹妹蔣華,讓她再把這封信寄給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叔通,后者最終把此信呈交給周總理。收到這封曲線到達的信件后,周總理把錢學森平安歸國列為外交頭等大事。
錢學森一家四口在回國的輪船上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在日內瓦進行了一系列會談。中方最終提出用朝鮮戰爭的11名美軍飛行員俘虜交換錢學森歸國,這個方案獲得美方的同意。
8月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通知,開綠燈允許他回國了。9月17日,錢學森一家四口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回國的旅程。
錢學森與蔣英的心情相當美麗,在輪船上拍了幾組彌足珍貴的家庭合影。
錢學森說:“我很高興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國,我已經被美國政府刻意地延誤了我回祖國的時間,個中原因,建議你們去問美國當局。今后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10月8日清晨,錢學森與蔣英一家人終于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
夫妻二人患難與共,滯留在美國的這一段灰色日子里,錢學森非常感激感恩妻子的相伴,而蔣英回應丈夫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
剛回國的錢學森一家在上海
錢學森攜全家回到國內,他們的人生有了新的起點。1956年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與此同時得到國家的支持,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
而蔣英也重新拾起她的專業工作,先在中央實驗歌劇院從事歌唱事業,并擔任藝術指導。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她還隨著劇團經常到全國各地去巡回演出,并在當地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受到大量群眾的熱烈歡迎。蔣英先后學會了中國民歌、昆曲、京戲等,有時候在北京登臺演唱時,她總喜歡請錢學森去當觀眾,請他欣賞。如果錢學森在忙工作了,蔣英就會把歌聲錄下來,帶回家里放給他聽。
1958年開始錢學森指揮及參與的國防科技事業需要高度保密。為了照顧錢學森的家庭,上級領導安排把他妻子蔣英從歌劇院調到中央音樂學院,擔科系任領導職務并任教。蔣英放棄自己最喜愛的舞臺生涯,由前臺轉入幕后,不再到處巡演,開始一邊照顧家庭一邊教學培養學生。這一干,就是40余年。如今,音樂界只要提到蔣英教授,都會知道她是中國當代講授歐洲古典藝術歌曲的權威,造詣精深的音樂藝術家。
在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很多高校的教職員工都被下放到各地,接受生產、勞動教育,蔣英也滿懷熱情地跟著大潮流準備下地方去,但被周總理派來的代表告知:為了配合和支持錢學森的科研工作,你們家就不必下地方了。總理在百忙之中,特別關照他們的家庭,蔣英的心也是暖暖的。她留在了學院,獨自照顧家庭照顧兩個小孩,為錢學森解決了后顧之憂。
就這樣在艱辛的歲月當中,為了支持丈夫在外的長期工作,為了支持他的事業,一句“你去守護國家,我為你守護小家”道出了蔣英的心聲,她沒有任何怨言,直到錢學森的保密工作圓滿完成,勝利歸來。
蔣英與錢學森晚年旅游合拍照
199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為錢學森舉行的頒獎儀式上,錢學森談到了他的夫人蔣英。他表示雖然中國的物質條件沒有美國那么好,不夠發達,但結婚44年以來,他們夫妻倆在生活上過得很幸福。尤其提到了他們從1950年開始,在美國遭受扣押滯留期間,蔣英既要照顧家庭,還要替自己奔波申訴,為此遭受了巨大壓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與犧牲,這就是愛的力量!他的內心特別感動及感恩!
錢學森還說道,他在生活中大都是受到蔣英的音樂藝術熏陶,促使他對藝術有了更加深層次的感悟,也給他那相對理性與枯燥的科學事業增添了多姿的色彩,創新和拓展了科學上的思維方法,豐富了他對藝術的認知與修養。他表示自己與蔣英的愛情,是科學與藝術最完美的結合。
錢學森獲獎后與蔣英合影
有空閑的時候,錢學森會吹笛子蔣英彈吉他伴奏,琴瑟和鳴。他們夫妻正因為有了共同的志趣,并且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經融入了彼此,感情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溫馨、細水流長,直到終老。
小結:
相對于錢學森響亮的名氣來說,蔣英就是他身后那個默默無聞的女人,她的付出讓錢學森無比的感動!只因為有了她的支持,錢學森才能“開拓科學的創新思維”并得到很多啟發。她與錢學森相愛相守62年,從青梅竹馬到牽手相伴,一起經歷苦難,經歷榮光,在歲月中慢慢老去,相愛相守一生。這正應驗了他們少年時一起合唱的《燕雙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本文完——
本文由草狼檔案原創首發于今日,謝絕轉載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