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亞錦賽男子跳遠決賽,中國隊這波操作,真就讓人說不出太多“冷靜觀望了,張溟鯤和舒衡雙雙晉級,直接把“8米俱樂部的門檻踩得死死的,這倆年輕人一個25歲,一個21歲,都是正當打的年紀,數據也很扎實,張溟鯤的個人最好成績8米13,舒衡8米01,說句實在話,到了亞洲這個級別,能上8米線的就已經是硬實力的象征,很多人可能不懂“8米到底有多難,咱不妨換個思路,這就相當于籃球場上三分球常規武器化,一場比賽你能扔進五六個三分,說明這不是蒙的,是水平,這倆人現在就是把“穩進8米變成了家常便飯
但問題也來了,亞洲紀錄是8米44,這個數字擺在那兒,多少有點像“高考狀元分數線,你說有多遙遠吧,其實不是沒可能,只是偶爾有人能碰到邊,但要真說中國隊這倆人能直接沖進8米44,那多少還是得打個問號,話說回來,亞洲跳遠這幾年一直沒太大的突破,中國選手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一到這種大賽壓力也大,偶然性也很高,這不是你賽前多自信就能穩進的場子,跳遠嘛,拼的是爆發力、技術細節,還有臨場心理,場上風一變、腳一滑,成績可能就變天
舒衡這小伙子,21歲,8米01,別看數字剛過8米,這年齡擺在那兒,未來可期,老一輩的球迷可能還記得,咱中國男子跳遠歷史上真出過幾位狠角色,比如李金哲那會兒,巔峰期也就是8米4左右,舒衡如果能穩步提升,哪怕每年多跳幾厘米,三年后說不定就能摸到那根“亞洲紀錄的門檻,關鍵就看心態和傷病管理,年輕人有沖勁,但大賽經驗還是差點火候,真到決賽場上,能不能頂住壓力,發揮出訓練水平,這才是考驗
張溟鯤值得說一嘴,這哥們25歲,不算老但也不是新人了,8米13的最好成績,已經在亞洲算一線水平了,說白了,能進決賽的基本都得是8米起步,8米13甚至在世界大賽上都能混個前八,這種穩定性其實是中國田徑這幾年一直苦苦追求的,咱不是沒有天賦型選手,問題是能否持續輸出,別一場爆發下一場拉胯,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點,張溟鯤的優勢就是穩定,屬于那種比賽一到就能給你交作業的人,當然,偶然性誰都防不住,場上一個小失誤,成績就差幾厘米,這個項目就這么殘酷
說到偶然性,不得不提跳遠這個項目的“玄學,很多網友覺得只要彈跳好就行,其實遠不止于此,助跑節奏、起跳點、空中動作、落地控制,環環相扣,哪怕只錯一環,差個幾厘米都可能掉隊,甚至有時候你狀態好,結果一腳踩線,白忙活一場,去年亞運會就有選手因為犯規成績全廢,這種場面放在田徑場上就是常態,張溟鯤和舒衡雖然有實力,但臨場發揮才是最難的關卡
網友這兩天議論也不少,有人覺得中國隊這回穩了,畢竟兩個人都進了“8米俱樂部,但也有人擔心臨場掉鏈子,其實這個擔心也不是沒道理,畢竟跳遠不像短跑,拼的是爆發力+技術+心理,誰都說不準最后一跳誰能“起飛,歷史上中國隊也有不少“高開低走的例子,像是2015年世錦賽,咱們的選手預賽第一,決賽一失誤直接掉隊,賽場上就是這樣,強者未必每次都能笑到最后
但換個角度,正因為偶然性大,所以才給了中國隊更多機會,亞洲跳遠目前整體水平并不算頂尖,8米44的紀錄多年未破,其實說明大家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只要中國選手能頂住壓力,發揮出正常水準,金銀牌還是非常有戲的,尤其是張溟鯤,經驗豐富,發揮穩定,這種“老油條在大賽上往往更能抗壓,舒衡則是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有時候反而能在關鍵時刻一跳封神
比賽現場氣氛也挺帶感,四點十分,場地上觀眾不少,網友彈幕刷不停,大家對中國跳遠的關注度其實一直不低,畢竟這項目是典型的“看得到、懂門道、能上熱搜的類型,彈跳力、爆發力、技術含量都有,既有身體對抗,也能看出訓練痕跡,平時朋友圈里討論籃球多,但真要聊到田徑,跳遠絕對是話題擔當
當然了,咱們也別太樂觀,競技體育沒有絕對的勝者,今天你狀態好,明天可能就被對手反殺,這就是比賽的魅力,也是田徑人的宿命,張溟鯤和舒衡無疑是目前中國隊最有希望沖擊獎牌的兩個人,但誰都不能保證穩拿金銀,外部因素太多,風向、場地、裁判、甚至觀眾情緒,都可能影響最后的結果
這場亞錦賽男子跳遠決賽,張溟鯤和舒衡代表的不只是個人榮譽,更是中國田徑跳遠項目這幾年的積累與突破,這倆人一老一新,既有經驗也有沖勁,誰能頂住壓力“起飛,就看臨場一跳,網友可以多點理智,別光喊“必勝,多關注細節和過程,才是真正懂球的態度,最后,比賽快開始了,咱們還是一句老話,祝中國選手好運,期待他們在賽場上帶來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