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特別注意養生,保溫杯里泡枸杞,已成為當代年輕人常態。
運動也是一種公認的養生方式,而最簡單實用的莫過于走路了。
有些老年人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曬步數,如果沒有走夠一萬步就不罷休。
實際上,對于年輕人來說,如果每天步數能夠達到一萬,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改善自身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同時鍛煉心臟功能。
燃燒身體多余的脂肪,讓血脂、血糖水平維持正常,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促進新陳代謝,讓精神狀態更好,睡眠更佳。
飯后散步,還有利于胃腸的蠕動、腸道的血氧供應,可以促進人體消化、吸收。
另外,堅持運動鍛煉,也有益于骨骼健康,減少中晚年骨質疏松的發生。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一萬步帶來的好處。
如果是年齡較大的老人,一萬步走下來,超過了身體的負荷,就屬于過度運動,可能會帶來危害:
首先,會使得關節損傷,中老年人過度運動會磨損軟骨和半月板,增加膝關節的負荷,甚至會造成髖、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
其次,當患有慢病的中老年的運動量超過了身體負荷時,也可能會誘發心臟急性缺血,從而發生暈倒摔跤等意外,很危險。
醫生告誡:過了60歲,走路要盡量做到這4點
1、飯后至少15分鐘后再散步
剛吃完飯,血液集中在消化道周圍,這時候最好靜坐一會或站一會,如果這時候進行快走等運動,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不利于健康。
大多數食物需要1-3小時才能排空,具體來說:
液體食物需15分鐘左右排空;
半流體食物 需1小時左右排空;
固體和液體混合的食物需2-3個小時才能排空。
散步屬于較為輕緩的運動,所以只要速度不快,飯后可以稍微走半個小時。
2、散步時要穿平底鞋
有些人散步時不太注意鞋子,一雙拖鞋就出門了。
拖鞋的防滑一般,而且鞋底較硬,并不適合長期走路。
建議老人散步時,要穿上舒服的平底鞋,一雙好的鞋子,對于腳部的保護是很有用的。
3、散步之后適當放松
走完幾千步以后,建議對肌肉進行放松運動,促進肌肉的恢復。
比如壓腿、拉伸,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不過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用力不要過度、太猛。
壓腿時將兩腳打開,與臀同寬。右腳弓步向前,上半身和手臂轉向身體右側,左右腳各做幾十次。
壓腿之后,可以拍拍大腿跟小腿,促進血液循環。
4、運動后倒著走
如果地面平坦且無障礙物,比如在跑步的塑膠跑道里,可以在運動后散步,或者倒著走一會,直到心跳和呼吸慢慢恢復正常。
如果是經常運動的中年人,不妨嘗試下強度更高的無氧力量練習或者強度較大的有氧運動。
而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如果冠脈處于比較穩定的階段,較少發生心絞痛,也可以進行散步等有氧運動,但也要量力而行。
總之,對于經常運動的中青年來說,每天走一萬步,好處是很多的,而老年人,不建議一上來就走一萬步,最好保持在6000步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