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以后,很多人都感到特別倦怠,總是想睡覺,可問題來了,午飯后到底要不要午睡,午睡究竟是有利于健康還是有害健康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午睡并不是一種好習慣,午睡會影響晚上睡眠的質量,晚上如果睡不好,那精神狀態就差了,時間長了,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白天一直想睡,晚上就睡不著。
也有的人認為,午睡是一種好習慣,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大腦已經很疲憊了,適當的午睡,有利于大腦的放松,從而讓你保持更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以便于下午更好地工作和學習。
作為醫生,給出的建議是,科學的午睡,是非常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但注意是科學的午睡。
很多人午睡,可以從中午一直睡到傍晚,這樣的午睡,顯然是不利于健康的,科學的午睡,是保持在半個小時以內,如果超過半個小時以上,則非常不利于健康,午睡時間越久,越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更易導致晝夜睡眠顛倒,時間長了,反而是不利于身體健康。
很多人午睡,都是中午吃完飯以后馬上睡,殊不知這樣做同樣不利于健康,午飯以后,大量的食物還停留在胃內,這個時候體位突然改變,失去重力作用,胃內的食物很容易反流到食管里,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飽餐以后,血液會變得比較黏稠,這個時候馬上去睡,特別是對一些老年人而言,很容易損傷心腦血管的健康。
很多人午睡,都是隨便睡,比如對桌子上一趴,或是靠在椅子上就睡了,這樣的午睡姿勢,對于脊柱有很大的影響,要不就不睡,要不就好好睡。
醫生提醒,只要堅持科學的午睡,午睡才會變得有意義有價值,堅持科學的午睡,可以讓你的身體獲得以下好處,不妨來了解一下。
第一,堅持科學的午睡,可以讓你保持更穩定的情緒
忙了一上午,如果不稍微休息一下,到了下午又要立刻工作和學習,這個時候,人很容易心煩意亂,情緒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
2010年一項刊發在《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午睡后清醒期間,快樂、放松成分的量值顯著升高。
由此可見,午睡,哪怕只是睡一小會,也能讓你保持更好的情緒。
第二,堅持科學的午睡,有利于大腦的健康
一個人如果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太長,大腦就會變得格外倦怠,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任何反應都變得慢半拍。
適當的午睡,則有利于大腦的恢復,這就叫勞逸結合,隨著年齡的增長,午睡更加至關重要,2023年《睡眠健康》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午睡的人,與較大的總腦容量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午睡減緩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的速度,從而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經常午睡的人,總腦容量更大,相當于腦容量衰老減緩 2.6~6.5年。
所以,老年人更要堅持適當的午睡,這樣才有利于大腦的健康。
第三,堅持科學的午睡,有利于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
人為什么到了中午更易疲倦,更想睡覺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忙碌了一上午,大腦會處于一個比較倦怠的狀態,午餐,相對于早餐和晚餐,大家吃的會更多一點,飽餐以后,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腸道,頭部處于相對缺血缺氧的狀態,導致更易倦怠,這個時候,人自然特別想睡覺了。
適當的午睡,有利于體力和精力的恢復,從而讓人保持更好的狀態。
第四,堅持科學的午睡,有利于心臟的健康
白天的時候,持續的工作和學習,會讓人處在緊張狀態中,壓力也會變得比較大,這個時候身體應激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容易增加心臟的負擔,適當的午睡,有利于體內激素分泌更加平衡,這有利于心臟的健康。
2019年發表在《心臟》雜志在線版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偶爾午休(每周 1-2 次)的人與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風/心力衰竭發生的風險幾乎減少一半,降低了 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