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16篇文章
“美女,我要復印病歷,是在這兒辦嗎?”
“帥哥,這兒是病理(li)科,我們只做活檢?!?/p>
“醫生就是喊我來病歷(li)科得嘛!”
病理科接待窗口每天上演的這類“跨服聊天”,讓病理科和病歷科成了全院的“背鍋俠”。今天就帶大家扒一扒這對名字像雙胞胎,實則南轅北轍的科室。
一、病理科:人體組織的“法庭”
如果醫院是座偵探大樓,病理科醫生就是戴著顯微鏡版“放大鏡”的福爾摩斯。他們不直接接觸病人,整天貓在診斷室里,對著一塊塊人體組織切片當“判官”——這個細胞是良民還是暴徒?那個腫塊是紙老虎還是真反派?這里的工作日??氨葢乙蓜。菏中g臺上患者腹腔大開,醫生切下可疑組織剛送來,病理科要在20分鐘內給出“良惡判決書”。胃鏡取下的芝麻粒大的組織、手術切除的拳頭大腫瘤、甚至整副器官,要判斷是不是癌變的“臥底”。
二、病歷科:醫院里的“時光管理局”
如果說病理科在破案,病歷科就是給醫院寫“回憶錄”的史官。他們的領地通常藏在醫院某個布滿防盜門的角落,這里沒有福爾馬林的味道,只有打印機飄出的淡淡憂傷。他們負責把成噸的病歷本編成“連續劇”:從門診醫生龍飛鳳舞的天書,到護士小姐姐深夜值班的護理記錄,最后裝訂成冊,貼上條形碼封印在檔案庫里。千萬別小看這些“病歷整理師”,他們掌握著三大絕活:
1. 破譯醫生草書
能一眼認出“每日三次”是畫了三個圈還是三顆星星
2. 人肉搜索引擎
憑患者一句“三年前清明節后兩天來看過肚子疼”,5分鐘調出完整病歷
3. 防醫鬧護盾
當患者質疑“上次醫生沒說過這話”,他們能掏出白紙黑字的原始記錄
三、這對“病家兄弟”的塑料情誼
雖然名字常被搞混,兩家科室倒是相親相愛。病理科每發一份報告,病歷科就多份檔案要存;病歷科整理的陳年病歷,說不定哪天就成了病理科的研究素材。不過兩家工位畫風截然不同:
病理科桌面:染成五顏六色的組織切片、泡著標本的瓶瓶罐罐...
病歷科工位:碼得比磚頭還齊的檔案盒、貼滿便利貼的電腦...
最經典的科室對話莫過于:
病理科:“今天切了嘿大個腫瘤!”
病歷科:“今天歸了本磚頭厚的病歷!”
四、終極防走錯指南
防混淆口訣
“病理(lǐ)病理(lǐ),顯微鏡里找真理;病歷(lì) 病歷(lì),字跡潦草別生氣”。
進階技巧
聞到消毒水味的是病理科(整天切組織);聽見打印機響的是病歷科(全年無休印資料)
作者: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病理科 王瀟婭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