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可能是浦東市區最遺憾的地段之一。
它名氣很大,但卻是房價洼地。
這里就是浦東世博板塊,一個因世博會而聞名,但卻沒吃到什么紅利的地段。
地段的巨人,房價的矮子,浦東世博,還有希望嗎?
洼地
如今,一說起浦東世博,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老破小扎堆。
上海很多地方都有老破小,形成價格洼地,還與規劃能級相去甚遠的,浦東世博卻是獨一份。
這里遍地的老破小,滿大街的老人。
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追求通勤便利在世博租房。
工作幾年攢了一些首付,加上家里的助力,買一套世博老破小上車。
再過幾年,有了娃,老破小不夠用了,沒有電梯上下樓也不方便,同時經濟實力也上來了。
義無反顧賣出,去郊區一點的地方,比如三林南,浦江鎮,川沙,周浦,康橋這些地方,買一套品質還不錯的次新或者新房的三房。
這基本就是老公房社區的宿命,永遠有人來,有人租,有人買,但有了實力后也會第一時間置換賣出。
我們也幫很多世博的房東和置換客戶賣過房子,無一例外都是老公房,想要快速賣出也確實需要花一番功夫,因為競品實在是太多了。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剛退休不久的爺叔阿姨,年紀大了,爬不動樓梯了,想置換一個空間更大,房齡更新一點的房子,愿意犧牲一些地段,去外環乃至郊環。
最關鍵的,這里的二手房價格,遠低于周邊所有板塊,什么樣的原因,讓板塊房價淪落至此?
上海置換、買賣房有問題,先問觀觀?
今日前10位粉絲,免費1V1咨詢!
掃碼?留言你的難題,獲取專家定制方案!
現狀
世博是浦東最早開發的片區之一,當年這里興建了大量的工人新村。
也作為安置地塊接納了浦西市區的不少動遷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盧灣區拆遷,大批老盧灣來到世博板塊。
如今世博板塊樓市真正的核心缺陷是:沒有新房!
與其說是缺陷,不如說是遺憾。
不管是當年世博會留下的凈地,還是一直傳聞的拆遷機會,都沒能給世博板塊帶來高質量的新房。
而如今幾乎沒有住宅凈地了,已建成區如上鋼新村,上南新村,德州新村,都是老破小。
可以說老破小撐起了世博住房的大半邊天。
上鋼一村到上鋼十村,世博最老的小區,有些房子的廚房還在房子外面。
濟陽x村,上南x村,德州x村……
大量低總價段的老破小,也讓世博板塊的成交量常年排名靠前。
這些老公房大都是80后,比很多人的年紀還要大。
年代久遠,容積率高,居住環境差,是這些老公房的通病,居住人群也以老人和租戶為主。
好的是一百多萬甚至就能上車,這在上海市區可不多見。
至于江邊綠道的規劃大部分都是商辦,極少數的宅地,很多用于高端人才租賃:耀華濱江公寓等。
缺陷也好,遺憾也罷,總之形成了現在的硬傷:不僅沒有新房,連空地都沒有。
世博會至今,上海房價漲多少了?長期無新房,就代表長期沒有產品能真正體現板塊價值。
而樓市普漲的年代過去,老房子翻身很難了。
其實世博板塊的區位條件和優勢配套,是很匹配中高端住宅的。
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短期沒有條件誕生好房子。
中長期,還得看城市更新。
然而世博的舊改周期長,上海目前的舊改重點不在這里。
浦東那么多空地還沒開發,陸家嘴還有老破小等著拆呢,世博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世博這里,可以說是先發劣勢,城市建設已經完成,人口密度也很高,雖然有著世博這個ip,但樓市也沒吃到什么利好。
樓市價值無法通過新房錨定,只能依賴老舊存量房交易,形成 ‘低總價-低品質-低漲幅’ 的差循環。
免費送你一份
《2025上海樓市重磅資料包》
觀觀詳細分析:
上海的房子是賣是留?
優缺點
話說回來,世博板塊,是一個位置極其好,交通極其便利的地方。
南邊是楊思前灘,對岸是徐匯濱江和黃浦世博濱江,東邊是北蔡。
一群富鄰,自身能級也不低。
世博的交通真的太便利了,無論是公共交通還是自駕。
出門坐地鐵,板塊內6/7/8/13四條地鐵線,9個地鐵站,到上海任意一個熱門商圈都很方便,未來還有19號線開通。
這樣的地鐵密度,讓板塊內的絕大多數小區都是地鐵房。
喜歡開車的,西藏南路隧道,南浦大橋,龍耀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到浦西核心區黃浦和徐匯都很方便。
浦東內部,浦東南路到陸家嘴,高科西路到張江,也很通達。
這樣強的交通優勢,住在世博,無論你是在浦西還是浦東上班,都完全ok。
除此以外,區域內匯集了20多家央企總部,帶來了大量的高收入人群。
而且,世博板塊是有規劃支撐的,前灘的規劃已經落地,后灘的規劃正在路上。
在上海的2035規劃《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中央活動區(CAZ)是定位最高的區域。
偌大的浦東,劃入這個CAZ中央活動區的,只有陸家嘴-世紀大道、前灘、世博-后灘這三個板塊。
這個規劃能級有多高,不用我多說。
當然不是世博板塊的全部地段,而是江邊那一小撮。
不久后灘這里會有一批濱江豪宅上市,但跟世博的老破小關系不大。
也許正好是因為世博定位聚焦面向世界級的城市展示,讓板塊缺少對內部空間的完善。
世博的缺點也很明顯,缺乏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清流中學,上南實驗,只能說是板塊能排名靠前。上海實驗是全市招生,跟世博關系不大。
醫院更是沒有能拿得出手的。
另外商業配套也比較一般,世博源體量還行,但是離板塊內大部分小區都太遠,很不方便。
世博的購買群體,其實就三類人,一個剛需年輕人,一個本地老人,或者市區動遷戶。比如黃浦,徐匯的拆遷戶,地理位置很近。
本地老人在老去,剛需滬漂和市區動遷戶選擇越來越多。
而且浦東樓市,整體買新不買舊,因為浦東的買房群體以新上海人為主。這也是浦東老破小不如浦西老破小價格堅挺的原因。
而且浦東買房的環線情結更少,買房人更看重就業資源和學區。
世博學區不行,中環內、內環旁的地段他們也不認,選擇世博更多的原因是這里地鐵發達。
再加上世博的主力產品是老破小,周邊的南碼頭,三林,楊思也同樣一堆老破小在賣,供需關系嚴重失衡。
老破差的房子太難賣?掛牌沒帶看?降價也沒成交?
如果去搏長期的拆遷,投資周期太長,并不推薦。
不過對剛需來講,兩三百萬確實沒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世博能給你一個安穩的家,雖然不完美。
上海沒有不能買的房子。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房子,總歸有舍有得的。
當然了,即使房價處于洼地,也不能否認世博板塊對上海的重要意義的巨大貢獻。
世博,一直是個好地方。但的確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體現它的價值。
注:該篇文章僅代表個人見解,不構成交易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