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名開國上將中,唐亮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
唐亮上將的名字,可能不如一些戰功赫赫的司令員那樣如雷貫耳,但他的故事,樁樁件件都透著硬氣和智慧。
唐亮上將是湖南瀏陽人,與楊勇上將是同鄉,他的前期經歷與楊勇上將差不多,先在老家鄉蘇維埃當宣傳員,后于1930年參加紅三軍團。與楊勇上將不同的是,參加紅軍后,他不是軍事干部,而是政工干部,多是擔任政治部主任之類,從事政治思想工作。但是,唐亮的故事一樣感動、傳奇。
1934年長征過草地時,唐亮患瘧疾又腳部潰爛,爛到白骨外露,每走一步鉆心疼,走路一瘸一拐。政委王平把馱機槍的馬讓給他騎,唐亮死活不肯:“我能走!”最后幾乎是被人架著走完了全程。王平感慨說:“寧要唐亮一人,也不要十挺機槍!”可是,唐亮寧要武器不要命,在軍中傳為佳話。
這其實就是作為政治部主任唐亮的境界。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唐亮還是政治部主任,在華野乃至全軍中,若說以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做搭檔,一起組建兵團打仗,都是獨一份。作為華野政治部主任的唐亮與參謀長陳士榘搭檔的“陳唐兵團”,在解放戰爭中是出了名的。“陳唐兵團”多次出現在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電報中,兩人指揮幾個縱隊,在中原戰場和華東戰場打出了不少的大仗、好仗。
作為政治部主任,唐亮特別會鼓動士氣,在濟南戰役中,一句“打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喊得全軍嗷嗷叫。結果,許世友只用八天攻下濟南,把國民黨名將王耀武跑在路上還是被活捉!至今還有人說:“唐亮上將這句‘打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口號喊成了現實,比錦鯉還靈驗。”
更絕的是他改造俘虜的本事。國民黨兵上午被俘,下午接受他的教育,晚上領到槍,第二天就能調轉槍口打國軍!老兵都懵:“昨天還吃國軍的飯,今天就朝老長官開炮?”唐亮說:“這叫戰場速成班”。靠著“隨俘、隨補、隨教、隨打”,唐亮硬是給部隊補充了大量生力軍,解決了大問題。
唐亮的硬骨頭,在黨內外是出了名的。對家人親戚,他鐵面無私。剛剛解放之際,他瀏陽老家的親戚跑來南京,想“走后門”當官,唐亮一聽氣得抄起算盤“哐當”摔地上:
“這算盤珠子都比你們會算賬!想歪門邪道?門都沒有!”
這嚇得親戚當天就溜了。
1956年開黨的八大,中央委員候選名單上有他。唐亮一看急了,連夜寫信給中央:“我資歷不夠,請把名額讓給更老的同志!”這事驚動了毛主席,直夸唐亮說:
“唐亮真是好同志!主動讓位,比爭位子的強百倍!”
唐亮這個上將,名氣或許不大,但本事硬、骨頭硬、人品更硬。離休后他自稱“平凡翁”,有人夸他功勞大,他搖頭:“當年跟我一起參軍的200多老鄉,活到解放的只剩3個。和犧牲的同志比,我不過是撿了條命的幸運老頭!”
——這話一說,全場肅然起敬。
總之,唐亮將軍授上將銜,正是基于他對政治工作的開創性貢獻、符合標準的軍事資歷及職務,以及堪稱楷模的黨性修養。他以“老實人”自居,卻在軍隊政治工作領域成就非凡,正是這種“平凡翁”精神,使其成為我軍政工將領中的旗幟性人物,因此他授予上將完全是名至實歸。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一書記述了唐亮上將等人的故事,該書為經典軍事暢銷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