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看劇,是不是都特別喜歡那種劇情跌宕起伏、瘋狂反轉的?比如一開始你覺得這人是好人吧,結果他是個大反派!或者以為這貨鐵定壞透了,結果最后他來了個洗白成功拯救世界!這種“你以為的你以為就是你以為的嗎”的劇情,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而近期,來自《Nature Aging》上的一項研究[1]揭示,在我們的血液系統中,也有一個能影響造血干細胞衰老的“反轉王”——它本是機體損傷修復、止血及早期Y癥防御中的重要功臣,誰料想,它竟也能化身為催命符,加速細胞衰老……亦正亦邪,讓人猜不透!
P:問題初現
作為干細胞中的一員“虎將”,造血干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有著強大的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能力,它們能夠源源不斷地生成所有類型的成熟血液細胞,包括紅細胞、血小板、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等,從而維持個體終身的造血功能,是血液系統中當之無愧的基石與核心[2]。
圖注:造血干細胞生成一系列血細胞
當然,就算是血液系統里的核心,HSCs也會隨著衰老出現功能性的改變,引發一系列例如血液成分的變化(外周血中紅細胞數量下降)以及白細胞髓系偏向的問題(更傾向于生成巨噬細胞,淋巴B、T細胞生成則相對不足)的問題。
圖注:紅色為衰老小鼠組,灰色為年輕小鼠組
以上都是我們對HSCs衰老比較熟悉的常規操作了。但科學家們在老年小鼠的骨髓中,還挖到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新線索:在老年小鼠骨髓中的長期造血干細胞 (LT-HSCs) 群體中,其細胞表面的P選擇素(P-selectin)水平表現出明顯的高表達趨勢。
有趣的是,在衰老的LT-HSCs中,P-選擇素的表達并非一刀切似的升高,而是呈現出明顯的異質性:一部分維持著較低的P-選擇素表達,而另一部分則有著極高的P-選擇素表達,形成了一個在年輕小鼠中幾乎不存在的獨特細胞亞群。
圖注:在老年小鼠的LT-HSCs中,出現了明顯的P-selectin高表達
簡單介紹一下P選擇素,它是選擇素家族(Selectins)的重要成員,主要在血小板和內皮細胞上表達,能通過動態調控白細胞滾動黏附、血小板聚集以及細胞內信號轉導,參與身體中多種病理過程(Y癥反應、血栓形成等),是連接免疫與凝血系統的核心樞紐角色[3]。
圖注:P-選擇素是相對分子質量為140000的糖蛋白
而且,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P-選擇素表達水平與衰老造血系統功能改變之間的關聯非常之強,P-選擇素表達越高的LT-HSCs,其對應的外周血紅細胞數量越少,與此同時,這些不好好“造血”的LT-HSCs,在數量上……還有所擴張!
圖注:P-選擇素的高表達與造血干細胞的衰老相關表型和功能缺陷有關(越藍負相關越強;越紅正相關越強)
那可以說P-選擇素的高表達就是HSCs衰老的直接原因?就目前來看,這樣斷言還為時過早。衰老指標千千萬,細胞衰老后高表達的指標也非常之多,僅憑P-選擇素的高表達這一點……雖然它很可疑,但要直接認定它在HSCs衰老里的核心作用,那證據還真不太夠。
所以,到底是真兇,還是另有隱情?
P:是好是壞?
要直接探究 P-選擇素表達升高是好是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功能獲得性實驗,在原本 P-選擇素表達水平低的年輕小鼠 HSCs 中,強制性地讓它們高水平表達P選擇素,看看年輕小鼠會發生什么變化即可。
圖注:實驗流程圖
不出預料的結果:即使是在年輕的HSCs中,僅僅是P選擇素的過表達,就足以損害其長期維持造血系統的能力,結果表明,與正常組相比,由移植的HSCs產生的血細胞所占的比例明顯降低。
此外,在更為嚴苛的二次移植實驗中(把第一次移植后的供體 HSCs 再移到新的小鼠身上)過表達P選擇素的負面效應更為明顯——HSCs對外周血紅細胞的貢獻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并且,由這些過表達 HSCs 產生的紅細胞Ery B和Ery C(紅細胞成熟的關鍵中間階段)的數量也發生急劇減少,幾乎被耗盡,與自然衰老的小鼠非常類似,表明P-選擇素的過表達已經嚴重抑制了HSCs向紅細胞譜系的轉變。
所以說,通過在年輕HSCs中強制高表達P-選擇素,我們也算明白了P-選擇素與HSCs衰老之間的因果關系:P-選擇素的異常(上調),會使得HSCs長期造血能力衰退。
哎,這么聽起來,好像挺矛盾的?畢竟P-選擇素在凝血、免疫方面明明能干點正事,可一旦過量,又會加速 HSCs 衰老。不過,P-選擇素的角色似乎并非如此的“非黑即白”,其功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
P:雙面人生
前文我們討論了 P-選擇素的多種作用,這里派派還藏了一個信息——P-選擇素想發揮作用,僅靠自己是不行的,還得結合細胞表面的P-選擇素糖蛋白配體-1(PSGL-1)[4]來激活下游信號通路的動作,這個動作,對于HSCs的命運至關重要。
好的一面
對正常的年輕HSCs施加PSGL-1后,效果類似于將衰老細胞置于年輕環境中,不僅可以恢復部分與衰老相關的分子表型,更重要的是,許多在促Y癥信號通路(如IFNβ和IL-6等)中高度富集的基因,其表達水平也隨之開始下降。
而對那些本身分裂活性較低、P-選擇素高表達的的老年HSCs,添加125 ng/ml的PSGL-1蛋白,效果立竿見影!分裂細胞比例增加了約6倍。說明即使細胞已經顯露出衰老疲態,只要二者能正確結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其細胞活性與增殖潛能。
這背后機制,是因為PSGL-1能降低HSCs中p-ERK1/2的磷酸化水平(ERK信號通路與細胞增殖、應激反應有關,其活性降低有助于HSCs維持靜息態),同時增加p-STAT3的磷酸化水平(與細胞存活和自我更新有關)來調控HSCs的狀態。
一降一升之間,PSGL-1就實現了對 HSCs 狀態的精細平衡與優化。
壞的一面?
情況一:P-選擇素多,PSGL-1不足(常見于衰老環境)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骨髓中PSGL-1含量會隨著衰老而減少,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P-選擇素即使在HSCs上高表達,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PSGL-1配對,無法有效激活下游信號。此時,P-選擇素的增多就會與衰老過程的加速和功能缺陷緊密相連。
圖注:隨著衰老,不同細胞中PSGL-1的表達下降
情況二:完全缺失P-選擇素,HSCs會直接提前衰老!
鑒于 P-選擇素過表達會導致 HSCs 衰老,一個自然而然的推論是,敲除 P-選擇素基因,應該會產生相反的、有益的效果吧?就算不能變年輕,起碼也該是恢復正常?
但實驗結果卻呈現出令人意外的、截然相反的現象:有多個已知的 HSCs 衰老標志性基因,在P-選擇素敲除的 HSCs 中出現了異常的表達模式,它們并未顯示出年輕化特征,反而與正常的衰老的HSCs基因表達譜高度一致。
圖注:在衰老HSCs中通常會下調表達的基因,在敲除HSCs中的表達水平會更低!
而移植50個不同的HSCs至受體鼠體內時,敲除P-選擇素基因的HSCs完全無法競爭過正常 HSCs,其在外周血中的嵌合率極低,在8周后幾乎檢測不到(移植過程本身對細胞是一種壓力,而競爭能力強的HSC更能抵抗這種壓力,存活下來并發揮功能)。
單獨移植呢?缺陷同樣明顯——造血重建能力遠差于正常HSCs(共移植200個)。說明P-選擇素的缺失,會引發HSCs功能的嚴重受損與提前衰竭。
簡而言之,在HSCs衰老的局面中,我們并不能由簡單的好/壞去定義P-選擇素,到底是力挽狂瀾,還是雪上加霜,還取決于它是否能與其配體PSGL-1正確互作,以及細胞所處的整體微環境狀態。
三句話總結:
P-選擇素高表達 + PSGL-1不足(衰老環境) → 加速HSCs衰老。
P-選擇素 + PSGL-1有效結合 → 延緩/改善HSCs衰老相關的表型。
缺乏P-選擇素→ HSCs提前衰老。
了解了P-選擇素對HSCs的影響,下一步就得琢磨該怎么去調節它了,那該怎么做?在想具體招數前,先來看個有意思的現象:
當將衰老的HSCs移植至年輕小鼠的骨髓微環境中后,這些衰老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發生了積極的變化,許多與衰老相關的基因(包括編碼P-選擇素的Selp基因)表達水平得到恢復,Y癥相關的信號通路也被抑制。
這下算是抓住重點了!所以未來的研究方向,也可以集中在將PSGL-1信號通路作為改善衰老骨髓微環境與HSC功能互作失調的關鍵樞紐,比如通過增強PSGL-1信號,改善HSCs衰老表型,協同改善二者狀態。
圖注:補充PSGL-1能部分逆轉HSCs的衰老表型
當然,在具體的干預手段問世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打好健康骨髓微環境的基礎。比如充足的鈣質和維生素D[5]。
而前者包括乳制品、魚類、豆腐等等,維生素D則可以從油性魚(鮭魚、鱒魚、金槍魚、鯖魚)中獲取,當然,還有個最好的辦法……曬曬太陽!
—— TIMEPIE ——
號外!時光派第六屆衰老干預論壇火熱籌備中!集結哈佛、劍橋、北大、巴克研究所等40+學者與行業領袖,于9月20日-21日空降上海,衰老干預特別課程:洞悉長壽行業,搭建合作平臺丨生物極客閉門會議:聚焦抗衰實踐可復制性丨抗衰科技博覽會:五大方案,產學深度交融。千人”長壽盛會“,期待有你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