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承上啟下的朝代,它承接的是原來的北周,北齊以及南陳,三個政權之間的政權結構,官員設置,機構設置都是完全不同的,而隋統一全國,為了安撫貴族和官員,實際上都是通過封官等來穩住他們的利益。 而到了隋煬帝時期,隋朝的機構臃腫,權力分散等問題就暴露了出來。于是隋煬帝才啟動了機構改革,改州設郡,大幅度的削減貴族的利益。 但這也是造成貴族利益受損,最終關隴勛貴起來造反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資治通鑒》中記載的隋煬帝的改革。
《資治通鑒》原文
高祖文皇帝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六零六年)
六月,壬子,以楊素為司徒,進封豫章王暕為齊王。
秋,七月,庚申,制百官不得計考增級,必有德行、功能灼然顯著者進擢之。帝頗惜名位,群臣當進職者,多令兼假而已;雖有闕員,留而不補。時牛弘為吏部尚書,不得專行其職,別敕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驍衛大將軍張瑾、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參掌選事,時人謂之“選曹七貴”。雖七人同在坐,然與奪之筆,虞世基獨專之,受納賄賂,多者超越等倫,無者注色而已。蘊,邃之從曾孫也。
元德太子昭自長安來朝,數月,將還,欲乞少留;帝不許。拜請無數,體素肥,因致勞疾,甲戌,薨。帝哭之,數聲而止,尋奏聲伎,無異平日。
楚景武公楊素,雖有大功,特為帝所猜忌,外示殊禮,內情甚薄。太史言隋分野有大喪,乃徙素為楚公,意言楚與隋同分,欲以厭之。素寢疾,帝每令名醫診候,賜以上藥,然密問醫者,恒恐不死。素亦自知名位已極,不肯餌藥,亦不將慎,謂弟約曰:“我豈須更活邪!”乙亥,素薨,贈太尉公、弘農等十郡太守,葬送甚盛。
八月,辛卯,封皇孫倓為燕王,侗為越王,侑為代王,皆昭之子也。
九月,乙丑,立秦孝王子浩為秦王。
帝以高祖末年,法令峻刻,冬,十月,詔改修律令。
置洛口倉于鞏東南原上,筑倉城,周回二十馀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還,置監官并鎮兵千人。十二月,置回洛倉于洛陽北七里,倉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
初,齊溫公之世,有魚龍、山車等戲,謂之散樂,周宣帝時,鄭譯奏征之。高祖受禪,命牛弘定樂,非正聲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悉放遣之。帝以啟民可汗將入朝,欲以富樂夸之。太常少卿裴蘊希旨,奏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其六品以下至庶人,有善音樂者,皆直太常。帝從之。于是四方散樂,大集東京,閱之于芳華苑積翠池側。有舍利獸先來跳躍,激水滿衢,黿鼉、龜鱉、水人、蟲魚,遍覆于地。又有鯨魚噴霧翳日,倏忽化成黃龍,長七八丈。又二人戴竿,上有舞者,焱然騰過,左右易處。又有神鰲負山,幻人吐火,千變萬化。伎人皆衣錦繡繒彩,舞者鳴環佩,綴花毦;課京兆、河南制其衣,兩京錦彩為之空竭。帝多制艷篇,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播之,音極哀怨。帝甚悅,謂明達曰:“齊氏偏隅,樂工曹妙達猶封王;我今天下大同,方且貴汝,宜自修謹!”
高祖文皇帝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六零七年)
春,正月,朔旦,大陳文物。時突厥啟民可汗入朝,見而慕之,請襲冠帶,帝不許。明日,又帥其屬上表固請,帝大悅,謂牛弘等曰:“今衣冠大備,致單于解辮,卿等功也。”各賜帛甚厚。
三月,辛亥,帝還長安。
癸丑,帝使羽騎尉硃寬入海求訪異俗,至流求國而還。
初,云定興、閻毘坐媚事太子勇,與妻子皆沒官為奴婢。上即位,多所營造,聞其有巧思,召之,使典其事,以毘為朝請郎。時宇文述用事,定興以明珠絡帳賂述,并以奇服新聲求媚于求;述大喜,兄事之。上將有事四夷,大造兵器,述薦定興可使監造,上從之。述謂定興曰:“兄所作器仗,并合上心,而不得官者,為長寧兄弟猶未死耳?!倍ㄅd曰:“此無用物,何不勸上殺之?!笔鲆蜃啵骸胺苛曛T子年并成立,今欲興兵征討,若使之從駕,則守掌為難;若留于一處,又恐不可。進退無用,請早處分?!钡廴恢?,乃鴆殺長寧王儼,分徙其七弟于嶺表,仍遣間使于路盡殺之。襄城王恪之妃柳氏自殺以從恪。
夏,四月,庚辰,下詔欲安輯河北,巡省趙、魏。
牛弘等造新律成,凡十八篇,謂之《大業律》;甲申,始頒行之。民久厭嚴刻,喜于寬政。其后征役繁興,民不堪命。有司臨時迫脅以求濟事,不復用律令矣。旅騎尉劉炫預修律令,弘嘗從容問炫曰:“《周禮》士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于前,減則不濟,其故何也?”炫曰:“古人委任責成,歲終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慮覆治,若鍛煉不密,則萬里追證百年舊案。故諺云:‘老吏抱案死?!路闭?,職此之由也?!焙朐唬骸拔骸R之時,令史從容而已,今則不遑寧處,何故?”炫曰:“往者州唯置綱紀,郡置守、丞,縣置令而已。其馀具僚則長官自辟,受詔赴任,每州不過數十。今則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跡,皆屬考功。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其可得乎!”弘善其言而不能用。
壬辰,改州為郡;改度量權衡,并依古式。改上柱國以下官為大夫;置殿內省,與尚書、門下、內史、秘書為五省;增謁者、司隸臺,與御史為三臺;分太府寺置少府監,與長秋、國子、將作、都水為五監;又增改左、右翊衛等為十六府;廢伯、子、男爵,唯留王、公、侯三等。
《資治通鑒》譯文
二年(丙寅,公元606年)
六月,壬子(二十九日),煬帝任命楊素為司徒;進封豫章王楊暕為齊王。
秋季,七月,庚申(初八),規定百官不能按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級,必須有德行,并有顯著功勞、能力的人才得以提升。
煬帝很吝惜名位,群臣中有應當升官進爵的,多讓其兼職暫代而已。雖然有的職務有空缺,卻空著不補上。當時牛弘任吏部尚書,都不能專行其職,煬帝另外又命令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驍衛大將軍張瑾、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參予掌握選擇官吏之事,當時人們稱之為“選曹七貴”。雖然這七個人同時在坐,但是官吏升遷任免的實權,由虞世基獨霸,他收受賄賂,行賄多的人就超越等級和不按一般常理去提拔,不行賄的人就僅只登記而已。裴蘊是裴邃的堂房曾孫。
元德太子楊昭從長安來朝見煬帝,幾個月后要返回長安。他想乞求允許再留住一些時候,煬帝不許,楊昭跪拜請求了無數次,他身體本來就很胖,因此得病,甲戌(二十二日),太子楊昭去世。煬帝哭了幾聲就罷了,尋歡作樂,聲色歌妓,與平常沒什么兩樣。
楚景武公楊素,雖然有大功,卻特別被煬帝所猜忌,表面上對楊素以特殊的禮遇,實際上對待楊素很苛薄。太史說隋的分野應有大喪,于是煬帝改封楊素為楚公,意思是說楚與隋同在一分野內,想以此來鎮壓妖邪。楊素臥病,煬帝常常命名醫給楊素治病,賜給楊素上好的藥,但暗地里問醫生,總怕楊素不死。楊素也知道自己的名分和地位已經達到了頂點,不肯吃藥,也不再仔細調養,楊素對他弟弟楊約說:“我還再活著干嗎?”乙亥(二十三日),楊素去世。煬帝贈楊素為太尉公、弘農等十郡太守的官銜,對他的葬禮葬送極為隆重豐厚。
八月,辛卯(初九),煬帝封皇孫楊倓為燕王,楊侗為越王,楊侑為代王,他們都是楊昭的兒子。
九月,乙丑(十四日),煬帝立秦孝王的兒子楊浩為秦王。
煬帝認為文帝晚年法令嚴峻苛細,冬季,十月,下詔修改法律條文。
在鞏縣東南原上設置洛口倉,修筑倉城,周圍二十余里,開鑿三千個糧窖,每個窖可裝糧食八千多石。洛口倉設置監官和鎮守的士兵一千人。十二月,在洛陽北七里處設置回洛倉,倉城周圍十里,開鑿了三百個糧窖。
當初,在北齊后主高緯的時候,有魚龍、山車等雜戲,稱之為散樂。北周宣帝時,鄭譯奏請征召這些雜戲樂人。文帝受周禪讓后,命令牛弘制定禮樂,凡不是正聲清商和九部四舞的樂曲舞蹈,全部摒棄不用。煬帝因為啟民可汗將要入朝,想以隋朝富麗的聲樂向啟民可汗炫耀,太常少卿裴蘊迎合煬帝的旨意,奏請將天下原來的周、齊、梁、陳等國的樂家子弟都編為樂戶;六品以下官員至庶民百姓,有擅長音樂的,都到太常寺當差。煬帝采納了這個建議。于是散在各地的樂人都集中到東京,煬帝在芳華苑積翠池旁檢閱散樂。有舍利獸先來跳躍,忽然激水注滿街道,遍地都是黿鼉、龜鱉、水人、蟲魚;又有鯨魚噴霧掩蔽日光,轉眼間化作黃龍,長七八丈。又有二人頭頂條長竿,竿上有人舞蹈,忽然兩竿上的人飛騰而過,跳到對方的竿上。還有神鰲背負大山,魔術藝人吐火等技藝,千變萬化。藝人們都穿著錦繡繒彩的衣服,舞蹈者身上環佩叮當,還點綴著花色的羽毛。煬帝命令京兆、河南兩地制做藝人所穿的彩服,以至于兩京的錦緞彩綢為此空竭。煬帝自制艷詩多篇,命令樂正白明達譜新曲教人演奏,樂曲極為哀婉愁怨。煬帝非常高興,對白明達說:“齊朝偏在一隅,樂工曹妙達還被齊后主封為王,如今我使天下大同,正要讓你顯貴,你要好好干呀!”
三年(丁卯,公元607年)
春季,正月,朔旦(初一),大規模地陳列、表演禮儀和技藝。當時突厥啟民可汗入朝,看到這一場面非常傾慕,請求襲用隋朝服飾,煬帝沒有允許。第二天,啟民可汗又率領他的部屬向煬帝上表懇切請求,煬帝非常高興,對牛弘等人說:“如今公卿服飾制度完備,致使單于改易朝服,這是你們的功勞!”各自賞賜他們很豐厚的財物。
三月,辛亥(初二),煬帝返回長安。
癸丑(初四),煬帝派遣羽騎尉朱寬出海求訪異國風俗,朱寬到達流求國后返回。
當初,云定興、閻毗因為取媚太子楊勇而獲罪,他們及其妻子兒女都被官府沒收為官奴婢。煬帝即位,進行許多營建工作,聽說他們構思奇巧,就召來讓他們掌管營建之事,任命閻毗為朝請郎。當時宇文述當權,云定興用綴有明珠的帳幕賄賂宇文述,并用奇裝異服和新穎別致的音樂向宇文述獻媚。宇文述非常高興,對云定興象兄長一樣看待。煬帝將要征討四夷,大造兵器,宇文述推薦云定興來監造,煬帝同意了。宇文述對云定興說:“你所造的器仗都合乎皇帝的心意,但得不到官做的原因是因為長寧王兄弟都還沒有死啊!”云定興說:“這些沒用的東西,為什么不勸皇帝殺掉他們?”宇文述就奏報煬帝:“房陵王楊勇的幾個兒子都已成年了,現在您正要出兵征討四夷,倘若讓他們跟著您出征,就很難掌管,倘若把他們留在一個地方,又恐怕不妥。進、退都不好辦,請您早些處理?!睙壅J為宇文述的話很對,就毒死了長寧王楊儼,將楊儼的七個弟弟分別流放到嶺表,派人在路上把他們全部殺死。襄城王楊恪的妃子柳氏自殺以殉楊恪。
夏季,四月,庚辰(初二),煬帝下詔要安撫管理河北,巡視檢查趙、魏之地。
牛弘等人制定新法律,共十八篇,稱之為《大業律》;甲申(初六),開始頒布施行。百姓久已厭惡法律嚴酷苛繁,對寬政十分高興。但后來頻繁的勞役征發,使百姓無法忍受,官吏們常常臨時脅迫百姓服役以應付差使,也就不再按律令執行了。旅騎尉劉炫參與修訂律令,牛弘曾從容地問劉炫:“《周禮》記載是士多而吏員少,現在吏員比從前多出百倍,減少則無法應付事務,這是什么原因呢?”劉炫說:“古人委任吏員須要有責任有成績,年終考核成績,案卷不用重新審理,文牘不求繁多瑣碎,吏員的責任,只是掌握工作的要點而已?,F在的吏員總是擔心文簿要重新審理考核,假若文辭考慮不周密,就會不遠萬里去追查印證百年的舊案。所以有諺語說:“老吏伏抱文案而死?!笔挛锓彪s這是為政的弊端,這就是吏員多而效率低的原因。牛弘說:“北魏、北齊之時,吏員們辦事很從容,現在則忽忽忙忙不得安寧,這是什么緣故?”劉炫說:“過去州只設置長吏、司馬,郡只設置郡守、郡丞,縣僅設縣令而已。其余應配備的僚屬,則由長官自己挑選任命,得到詔命后就赴任,每州吏員不過幾十人。如今則不然,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部由吏部掌管,零零碎碎的事務都屬于考績范圍。減少官吏不如減少事務,官員們的事務不減,卻希望他們辦事從容,那可能嗎?”牛弘很同意劉炫的話,但卻不能采納。
壬辰(十四日),煬帝改州為郡;改度、量、衡,全部依照古式。改上柱國以下的官為大夫;設置殿內省與尚書、門下、內史、秘書省共為五??;增設謁者臺、司隸臺與御史臺并為三臺;分太府寺設置少府監,與長秋、國子、將作、都水為五監;又增改左、右翊衛等為十六府;廢除伯、子、男的爵位,只留王、公、侯三等爵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