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出生在河南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內,因年幼時得過天花,又無錢醫治,因此落下了一臉大麻子,人們又稱他孫大麻子。孫殿英自幼從父親那里耳濡目染了不少惡習,吃喝嫖賭樣樣精通,靠著膽大以及過人的心計,他成功入伍。
由于他做事果斷,又毫無管束,靠著歪門邪道一路壯大,但這時的孫殿英始終是土匪品性居多,打家劫舍,倒賣毒品,無惡不作。在孫殿英前20年的軍旅生涯中,幾乎每到一地,都有兩招:首先是將當地官僚、豪紳、知名人士請來商談軍隊的糧餉事宜;其次將當地獨霸一方的小股軍隊、土匪武裝,清繳、吞并、收編。一是為了保一方安全擴大他的軍隊影響,二是擴充兵源。
在孫殿英駐扎遵化、玉田等地后,就不斷有手下的人來反饋過去的軍隊經常干掘墓盜寶之事,后來孫在得知東陵被破壞、周邊無人駐守后,便動了盜墓的心思。“東陵早已成為一塊無主之地,難道眼睜睜看著別人搶去嗎?”孫殿英動心了。于是在1928年的夏天,一場轟動一時、震驚中外的大案發生了。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的馬蘭峪,西南至北京128公里,東至遵化縣30公里,一向被認為是塊寶地。在7月4日的夜晚,孫殿英便召集部下開會,研究掘陵事宜。他還派下屬找到了一位老太監,打聽陪葬品名錄,最終他們選定了慈禧太后的東陵以及乾隆帝的裕陵。在打開慈禧墓時,他們先是刨,把金頂前的墓土拋開,露出金剛墻。這金剛墻是通往墓道的第一道保護墻,堅固無比,用一般撬的辦法是無濟于事的。于是,工兵上來,在用鋼釬打出一個碗口的洞以后,安上炸藥,轟然一聲,炸開一個1米見方的洞。幾個兵士鉆進以后,又連續炸開幾道石門。最終,他們打開了墓穴,進到了停放棺槨的地方。
墓道剛一打開,一股冷氣撲面而來,士兵們點燃火把后,看到了地宮內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種類豐富,美不勝收。緊接著士兵們又用斧頭將慈禧太后的棺木劈開,撬開棺木時,慈禧還面貌如生,頭發整潔。大約用了3個多小時的時間,慈禧墓中的陪葬品才被一一運出,寶物足足裝了50多箱。
在盜掘慈禧墓時,乾隆墓的盜掘工作也在同時進行。乾隆墓與慈禧墓不同,石門眾多,這些士兵都是用最粗魯的方式撞開了石門。乾隆帝是一個喜文弄墨、吟詩作畫的人,他的陪葬品有大量的歷代書畫珍品,比珠寶玉器還珍貴。只可惜,這幫士兵都是土匪文盲,他們只曉得金銀玉器,哪里懂得書畫的價值,等有人提醒書畫比金銀還貴重時,他們才趕緊去收集,但已經晚了,士兵們已經將書畫架子統統推倒,泡在水里墊腳了。乾隆墓的珠寶玉器不如慈禧墓多,但字畫多達700多軸,但可惜卻沒有拿出幾幅,這些無價之寶,竟然全部被踏成紙泥了。
兩墓盜掘,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他們還想盜掘康熙墓,但因積水過多而作罷。而乾隆帝以及兩位妃子的尸骨,被弄得破爛殘缺,一代帝王,尸首卻被任意丟棄在污水之中。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東陵被盜的消息很快就不脛而走,孫殿英受到各方譴責,一度被送上軍事法庭,然而經過各方打點,案犯們卻都安然無恙,真是天大的笑話!
孫殿英被釋放后,受到各方勢力爭奪,軍旅生涯浮浮沉沉,曾三次被異軍打垮,成為“光桿司令”,又三次復興,帶兵最多達七八萬人,舉足輕重,不容小覷。他參加過多次大戰,也起兵抗日,并身先士卒。但他政治立場多次搖擺不定,是個復雜又有爭議的人物。他不受拘束,可以服軟,又可以隨時倒戈,一切只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縱觀孫殿英的一生,是一幕歷史悲劇,這一悲劇的導演,是封建社會的愚昧、落后、貧窮以及權力至上。為了“升官發財”,孫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來。為了生存,他做了很多投機的事情,但他也有他狡猾、毒辣、專橫的一面,也是他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