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醫生:睡眠本應是身心放松、恢復精力的時刻,但你是否知道,當身體在睡夢中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時,可能是心臟發出的 “求救信號”?心臟作為人體的 “動力泵”,一旦出現問題,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危及生命。尤其是這 4 種睡眠中的異常情況,千萬不可忽視,別等到心梗發作才追悔莫及!
李瑛,綜合科,主任醫師,任職于北京中大中醫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擅長各型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癥,冠心病、心梗、腦梗及其他心臟病,心率失常,心肌缺血,腦供血不足,各型高脂血癥,三高、頭痛,以及其他內科疑難雜癥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以及豐富的治療經驗。
一、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在睡夢中突然被憋醒,感覺胸口像壓了一塊巨石,必須坐起來甚至站起來才能稍微緩解呼吸,這種癥狀被稱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是心臟功能出現問題的典型表現之一。正常情況下,睡眠時身體處于平臥位,回心血量會比站立時增加,而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臟無法有效將這些增加的血液泵出,導致肺部淤血,氣體交換受阻,從而引發呼吸困難。
這種呼吸困難往往在入睡后數小時發作,輕者坐起幾分鐘后癥狀逐漸緩解,重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這是因為肺部淤血嚴重,肺泡內滲出的液體中混有血液成分。長期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提示心臟的泵血功能已經明顯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急性左心衰竭,甚至誘發猝死。
二、睡眠中頻繁驚醒伴心慌
明明處于深度睡眠中,卻突然毫無緣由地驚醒,同時感覺心慌、心悸,心臟跳動不規律,仿佛要 “跳出嗓子眼”,這種情況可能是心律失常在作祟。正常的心臟跳動有規律且穩定,但當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出現異常,就會導致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顫等。
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自主神經調節發生變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被打破,更容易誘發心律失常。頻繁發作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會影響心臟的正常泵血功能,使心臟無法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血液和氧氣,長期發展下去,可能引發心臟驟停,后果不堪設想。
三、睡眠時手腳冰涼、發麻
睡眠中即使蓋著厚被子,手腳依然冰涼,甚至出現麻木感,很多人以為這是單純的 “血液循環不好”,卻忽略了心臟的問題。心臟通過收縮和舒張,將富含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當心臟功能受損,如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臟的泵血能力下降,末梢循環的血液灌注不足,就會導致手腳冰涼、發麻。
此外,心臟疾病還可能引起血管收縮功能異常,進一步加重末梢循環障礙。長期手腳冰涼、發麻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是心臟疾病逐漸加重的信號,需要及時就醫排查。
四、鼾聲如雷且呼吸暫停
睡眠時鼾聲如雷,甚至出現呼吸暫停,也就是在睡眠過程中突然停止呼吸數秒到數十秒,然后伴隨著一聲巨大的喘息重新開始呼吸,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它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一方面,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身體反復缺氧,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臟負擔;另一方面,長期缺氧還會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的發病風險。
研究表明,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群,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數倍。而且,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還可能在夜間引發心律失常、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睡眠中的這些異常表現,就像是心臟發出的 “求救信號”,每一個都不容忽視。如果你或身邊的人在睡覺時出現上述情況,尤其是同時出現多種異常,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動態心電圖監測等,明確心臟是否存在問題。早發現、早干預,才能避免心臟疾病進一步惡化,守護好生命的 “動力之源”。別等到心梗等嚴重疾病發作才后悔,從現在開始,關注睡眠中的健康細節,就是對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負責!
注: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果有相關問題請立即到醫院就醫,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京中大中醫醫院掛號中心,免責聲明:本文使用的圖文等作品來源于公眾號北京中大中醫醫院掛號中心,轉載文章所有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注重精選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在后臺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