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樓市,超級央企無疑是市場主角,他們依托充足的“子彈”狂造地王,再憑借體系化的設計、營銷打法,制造了一個個日光豪宅,也將產品力卷到天花板。
也因此,在很多人的傳統認知中,偏居區域的區屬國企,大概率會跟好豪宅、紅盤無緣。
但是,也有例外。最近艷姐觀察到一個案例,來自:
奉賢新城公司。
一家主業是奉賢新城區域開發、建設、運營的地方國企。
這個名字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大家或多或少聽到過奉賢新城這個名字;
陌生是因為這些年來,奉賢新城公司在地產領域并沒有如其他央國企一樣,打造過諸多爆款項目,很多人甚至說不出奉賢新城公司打造的住宅項目代表作。
最近,他們推出了自家的“壹號作品”:
上江南·賢廬。
最大戶型竟然做到了288㎡,最高總價估計要到1500萬,要知道這可是奉賢,這樣的總價“令人咋舌”。
當然,它還有諸多創新:
奉賢首個弧屏鋁板幕墻住宅、奉賢最大的下沉式會所、高層最大層高約3.5米……
這完全就是奔著奉賢區的終極改善豪宅的頭銜去的。
更夸張的是,這還只是他們打造的第二個住宅地產項目。
今天,艷姐就來聊聊奉賢新城公司和他的住宅地產版圖。也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評論,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
01
不一般的低調國企
奉賢新城公司,屬于贏在起跑線的那類企業。
奉賢新城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奉賢區國資委獨資持有,承接上海五大新城之一的奉賢新城的的開發建設任務,地盤足足有:
68.9平方公里。
雖然偏居奉賢一隅,但奉賢新城公司的底盤實力相當強悍:
承擔奉賢新城的規劃編制、城市設計、基礎設施與公建建設、土地一級開發及城市運營等。
換句話說,更多的是擔當奉賢新城的城市共建者、運營者的角色。
比如“上海之魚”,占地面積近2.53平方公里,已經成為奉賢乃至上海的生態地標,每年來打卡的游客超過20萬人次;
上海之魚實景
還有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隱身于”1200畝的林地之中,涵蓋一座1200座主劇場、500座多功能聚場、300座主題聚場等,是奉賢的人文藝術名片;
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實景
還有奉賢區博物館,也是由奉賢新城公司建設,有館藏文物近萬件,在2023年他們做了一期特展,4個半月的展期就吸引了近30萬人打卡......
也因為代建了諸多公建項目,所以這些年來奉賢新城公司在住宅地產領域鮮有作品,在上海地產圈,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到。
時間來到2022年9月,奉賢新城公司以底價31.89億、樓面價2.8萬/㎡競得奉賢新城一宗宅地,開發了住宅“處子秀”——上江南·璟薈名庭。這個緊鄰上海之魚的低密項目,面世之后便引發市場轟動,成為區域爆款作品。
奉賢新城公司在上海地產圈一炮而紅。
2024年8月,奉賢新城公司再落一子,以底價25.5億、樓面價2萬/㎡競得奉賢新城CBD一宗宅地,也就是這次的上江南·賢廬。
就在今年2月,奉賢新城公司還舉行了上江南·賢廬的開工儀式,奉賢新城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湯民還做了講話,也闡述了公司的產品打造理念:
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在空間布局、功能設計及新材料應用方面持續創新,打造標桿住宅項目,"做人民美好生活供應商"。
成立14年后才切入住宅地產賽道,3年也僅落子2個項目。動作雖然慢了點,但每一步都相當穩。
企業的頂層戰略必然是高管團隊的意識體現。在翻閱公司的官微后,艷姐發現他們的管理團隊有兩個顯著標簽:
其一是視野足夠開闊。他們代建和打造的諸多項目,在設計之初就啟用國內外知名設計師擔綱設計,這些頂級設計師突破常規的創新思維,往往能創造出前所未見的引領性作品。
像上海之魚,由國際設計大師、迪拜“棕櫚島”主創設計師拉瑞·奚伯斯擔綱;生活驛站,由被《時代》雜志譽為美國最優秀的建筑師的斯蒂文·霍爾操刀;上江南·賢廬,由華建集團上海院擔綱,后者的代表作有金茂大廈、中銀大廈、世茂濱江花園等。
甚至為了打造好產品,他們還組建了一支市場化的地產開發隊伍,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引進錘煉出一支人才鐵軍,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其二是站位足夠全局。他們在官微上經常發布一些管理和工作方法的研討,而且總能以跳出奉賢新城的視角來看待和推動奉賢新城的建設。
像“如何突破坐井觀天的認知繭房”、“如何避免新瓶舊酒的路徑依賴”、“如何革除和尚撞鐘的消極作風”,探討破解發展瓶頸的路徑;甚至對《小靈通漫游未來》一書情有獨鐘,后者給出了發展的破局之道-科技創新。
這樣的管理思路下,他們代建的這些公建和市政設施,無一例外地成為了奉賢甚至上海的地標。即使放眼上海五大新城,也很難有哪一個新城,能在這種沒有先天優勢的條件不情況下,靠一家企業可以把一個片區開發建設到這樣的水平。
艷姐也能明顯感受到,奉賢新城公司一點都不像一家區屬國企的刻板風格,打法相當老練和市場化,段位顯然更高一籌。
有近70平方公里的底盤空間、奉賢新城的多元化資源,艷姐覺得奉賢新城公司未來的發展勢能強檔強悍。
02
首次亮相即干到“現象級火爆”
奉賢新城公司在艷姐心中的形象轉折,準確說,是從2023年開始的。
因為那一年年底,它們在上海推出了第一個住宅地產項目:
上江南·璟薈名庭。
這個項目于2022年9月拿地,在拿地6個月后進行了規劃公示,2023年底迎來首開。
從拿地到首開,奉賢新城公司用了15個月,時間或許長了點,但對待自己的第一個住宅項目,從0開始的奉賢新城,自然是花了不小的精力。
開盤的成績也是相當夸張。
首開當天,銷售額就超過了20億;50天后,項目二批次開盤,再次熱銷16億+。
上江南·璟薈名庭開盤現場
如何看上江南·璟薈名庭開盤成績的含金量?我們可以看一張榜單——《2024年1-3月上海樓盤銷售排行榜》。
在這張榜單中,上江南·璟薈名庭,
以15.67億銷售金額位列銷售金額TOP13;
以2.76萬㎡成交面積位列銷售面積TOP9;
以183套成交套數位列成交套數TOP15。
這是榜單中,奉賢區唯一上榜的項目。而排在這個項目前面的,基本都是均價10w+甚至是在14w+以上的豪宅盤。
熟悉上海市場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去年要在上海中環之外的板塊見到一個熱盤是多難的事。
但上江南·璟薈名庭不是在任何一個市區板塊,而是在奉賢新城,起步總價也只有390多萬,在上海過去兩年“越貴越好賣”的市場環境下,這樣的成績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異類。
第一次做住宅地產的奉賢新城公司,“一不小心”就拿了奉賢的“銷冠”。
所以,第一個項目為什么能爆?
在艷姐看了他們的產品后,也就有了答案。
這是上江南·璟薈名庭的立面,東方大屋檐的建筑形制,流線型立面,鋁板、石材、藍玻,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個古典的油畫框。
上江南·璟薈名庭效果圖過程稿
景觀方面,項目也有很多設計上的突破,為了最大化將項目西側的上海之魚公園景觀引入社區,他們將整個社區景觀抬高了2.6米,這樣做,一方面做出了立體景觀效果,一方面實現了景觀平權,即使在低區也能在家欣賞到上海之魚的景觀資源。
上江南·璟薈名庭效果圖過程稿
戶型設計上也有諸多巧思,上江南·璟薈名庭的高層層高大約有3米,別墅層高大約3.6米,更大的層高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投入,但卻可以帶來居住舒適性的幾何級放大。
當然,項目還配置了會所,覆蓋了恒溫泳池、健身房等功能。
甚至在廚房,還配置了獨立的中央空調;地下室配置獨立的儲藏空間;裝標也相當頂,大金的中央空調、西門子的脫排油煙機、洗碗機,科勒的臺盆、馬桶、花灑等。
上江南·璟薈名庭樣板間實景
更讓艷姐驚訝的是,他們甚至還玩起了社群運營,在項目還沒交付時,就已經組織了多場業主音樂會、新春晚會等業主活動……
這些細節,每一項單獨拎出來或許不怎么出眾,但如此高密度地集中出現在一個項目中,還是相當能打的。
總結起來,艷姐覺得有2個明顯的標簽:
其一是前瞻。要知道這個項目在2023年初做的規劃設計,但層高、景觀、會所等等,怎么看相當契合眼下的“好房子”標準。
其二是超配。項目高層均價約5.2萬/㎡,總價370萬+,但鋁板+石材+玻璃立面、3米+層高、會所、社群運營……這些市區高端盤才有的“輕奢范兒”,被毫無違和感地融合在了一起。
艷姐都覺得奉賢新城的這些動作,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對于一家區域性國企的傳統認知。
按照奉賢新城公司的說法就是,要做就做“四名工程”:
知名策劃規劃、知名創意設計、知名藝匠工匠、知名運營管理。
這或許就是上江南·璟薈名庭能成為奉賢“銷冠”的流量密碼。
03
這次要刷新豪宅天花板?
如果你在2024年以前看過上江南·璟薈名庭,相信你會發出和艷姐一樣的感慨:
這家國企,首次出手就將產品卷成這樣了?
如果說上江南·璟薈名庭,是艷姐對奉賢新城公司印象的初轉折,那么接下來的上江南·賢廬,更是讓艷姐看到了這家區域國企要做產品突圍的決心。
去年7月,奉賢新城公司以總價25.52億、樓面價2萬/㎡的底價競得奉賢新城CBD地塊,這塊地的先天條件是有非常明確的優勢:
東面是奉賢第一高樓中企聯合大廈和奉賢區政務服務中心;北面是4萬多㎡的市民公園和百聯南橋購物中心;直線距離地鐵5號線奉賢新城站、龍湖奉賢天街約500米……
應該說,這是奉賢的絕對C位!
這樣的條件下,如何才能做出一個頂級豪宅?甚至成為奉賢的封面標桿?
上江南·賢廬拿出了一個整個奉賢之前從未有開發商做過的方案,3個關鍵動作:
奉賢首個弧屏鋁板幕墻住宅;
減樓棟、增間距,將最小樓間距做到43米,最大超過了73米;
減層數、增層高,層高做到3米~3.5米。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動作,直接決定了項目能不能成為頂豪,而且是一個60分的頂豪,還是一個90分的頂豪,這些對于未來的價值天差地別。
門頭是一個樓盤的“顏面”,很多開發商會將門頭作為重點來打磨。艷姐看到市面上很多高端項目對門頭的處理都千篇一律,通過拉長尺寸、材質堆砌來做足封面感,看上去或許很美,但往往不走心,有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上江南·賢廬的做法是建筑景觀一體化。高大門廊形成迎賓前庭水院,6米層高的酒店大堂式入口,香檳金鋁板和普拉達綠石材圍合而成的入口空間,力度拿捏非常到位,像一幅江南山水畫卷,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看上去很自然、舒適。歸家那一刻的高級松弛感,就這樣被烘托出來了。
立面以玉石為設計靈感,大面積玻璃+淺灰色鋁板+白玫瑰石材+系統窗,非常的公建化、未來感。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圓潤的弧形轉角,流暢自然,鋁質翼板和環抱的半圓線條呈現出很好的視覺享受。雖然成本更高、工藝更復雜,但營造出來的質感還是非常在線。
穿過隱奢水院的門庭,由下沉庭院、玻璃盒子、陽光草坪組合成的社區景觀便出現在眼前。艷姐覺得這也是整個社區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地方。
上江南·賢廬引入“如夢江南、賢廬雅境”的概念,通過北側樓棟架空,對邊界的柔性化處理,使得內部景觀與北側的公園景觀很好交融,猶如敞開的院子,能有著很好的層次感和視覺享受。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最讓艷姐意外的是,在這樣一個C位地段,他們竟然做了一個非常摩登的下沉式庭院。這也是未來的社區會所。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健身房、私宴等空間場景,圍繞立體園林呈圍合式布局,大面積的高透光落地玻璃,最大化地將自然光線引入地下空間,整個空間就像一個通透的玻璃盒子,與自然無界融合。
上江南·賢廬效果圖過程稿
這應該是奉賢前所未見的社區會所空間。
進入到室內,你能看到更多引領奉賢樓市的前所未見。
項目這次推出的建面約107-288㎡的精奢兩房到城市大平層,甚至空中別墅,幾乎覆蓋了市場上所有的改善產品類型。
比如在建面約288㎡戶型,一梯一戶的設計,每一戶都有一個獨立的電梯廳空間;4開間朝南,南向面寬約25米,帶來非常闊綽的尺度感;通過LDKG一體化和無柱設計,形成一個近100㎡的客餐廳空間,極大提升空間場景的可能性;臥室也采用了酒店化設計,在主臥套間之外,還在南向次臥做了1個套間。
上江南·賢廬建面約288㎡戶型示意
此外,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高達3.5米的層高、獨立家政間、南北雙陽臺等等,他們也將生活細節考慮的十分到位。
當然,在小戶型空間的打造上,上江南·賢廬也是使出了十二分力。
比如在建面約107㎡戶型,雖然只做了2+1房,但3米的層高,南向約15米面寬,LDKG一體化設計形成一個60㎡的客餐廳空間,甚至拿出半個面寬給到主臥衛生間,尺度感和舒適度相當在線。
上江南·賢廬建面約107㎡戶型示意
看完上江南·賢廬,艷姐覺得,奉賢新城公司是懂終極改善的。
這樣的作品,是不是非常期待?
結語
艷姐是真心感受到,這兩年奉賢新城公司在產品打造上像是開啟了洪荒之力,驚艷眾人。
這或許也是源于奉賢新城公司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求突破的決心吧。
這個2025,其也將會是上海樓市圈一批 不容小覷的 “黑馬 ”。
最后,還是期待后續奉賢新城公司能創造更多驚艷的“上江南”系作品。
歡迎掃碼預約品鑒上江南·賢廬
主編:張艷
責編:eric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我們建立了“地產人言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