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仕道君
對于公職人員來說,真的進入“無酒時代”嗎?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地方出臺了史上最嚴“禁酒令”,不僅工作日24小時禁酒,有的還對周末、節假日時段提出限制性規定。同時早晚還要測酒,對餐飲場所進行明查暗防……
不僅“禁酒”,連吃喝也不自由了,比如有的地方規定公職人員三人以上不能聚餐,甚至不能參加喜宴……
一頓飯,一杯酒,一輩子就白干了,對體制內人員而言,這不再是危言聳聽。
很多公職人員感到無所適從:只要活著就要吃喝,到底如何吃喝才不違規,才算安全呢?
就在昨天(6月14日),湖南《新湘評論》雜志社旗下的微信公眾號“指點”,發表《違規吃喝必須嚴治,曲解誤讀也需澄清》的評論文章,引發輿論關注。
《新湘評論》是湖南省委機關刊物,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躋身全國“百強報刊”,毛主席1960年親筆為《新湘評論》題寫了刊名,其權威性可見一斑。
仕道君注意到,這也是官方媒體對近期整治違規吃喝風中出現的亂象首次發出批評的聲音。
文章明確指出:
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禁酒令”,并非“一刀切”阻絕正常人際交往。政策也從未禁止同事AA制聚餐、日常性的人情往來。
如合理的商務接待,招商引資中公開透明及標準內的洽談餐敘、必要的加班誤餐、同事朋友間自費的正常聚餐等,這些與違規吃喝有本質區別,要予以合理對待。
是的,“禁酒令”不能把所有的酒場都一禁了之,整治違規吃喝也不能把正常合規的吃喝都整沒了。
日常性的人情往來,合理的商務接待,自費的正常聚餐等,都沒有違紀違規,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把公職人員擋在一切餐飲場所之外。
實際上,哪些是違規吃喝,哪些是正常吃喝,上級文件已有明確界定,在現實生活中也不難區分。
違規吃喝,表面上吃的是飯,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和誰吃喝才重要,一場場看似普通的飯局酒場,其背后往往是團團伙伙、圈子文化,是利益勾兌、權錢交易。
近期,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先后曝出官員違規飲酒致死事件,而且均是有一定職務、級別的官員。據了解,這只是公開曝光的,沒曝出的遠不止這幾起。喝酒喝到命赴黃泉的地步,可想而知,這些人喝起來多么奮不顧身,多么豪橫仗義,多么肆無忌憚,多么底氣十足!管中窺豹,可見吃喝之風多么泛濫成災、積重難返!
因此,整治違規吃喝,大有必要。只有管住公職人員亂吃亂喝的嘴,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心。只有徹底整治“舌尖上的腐敗”,讓八項規定成為實實在在的“鐵八條”,才能鍛造一支風清氣正的黨員干部隊伍。
而“正常吃喝”重在吃喝,重在美食美味,重在人間煙火,重在情感交流。
但矯枉不能過正,違規吃喝不能變成吃喝違規,“禁酒令”不能讓公職人員與酒絕緣。有的地方把“禁酒令”的禁酒時間、禁酒范圍、禁酒對象無限放大、層層加碼的同時,還把“禁令”擴展到了聚餐上,擴展到了公職人員“下班時間”、“私人生活”、“私人聚會”等各個方面,實在有點太過了。
難道公職人員周末在家中和親人小酌幾杯,也算違規違紀嗎?真是荒唐透頂!
難道說三個人以上的聚餐有危害,三個人以內就沒有危害?真是無稽之談!
正常的、無損公私利益也無傷風化的聚餐、飲酒,為什么要被某些地方納入禁令呢?
實際上,整治違規吃喝擴大化、“禁酒令”層層加碼的背后,是地方官員懶政、怠政的行為,是玩忽職守、敷衍塞責的“障眼法”,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高級黑的典型表現。
他們試圖通過“一刀切”的極端方式,放棄自己監管的責任,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一旦下級有人違規、上級追查起來,就可以把規定文本拿出來說:“你看,我們的規定是如此之細,如此之嚴,竟然還有……”
說實話,公職人員因為收入有保障,往往是地方消費的主力軍。如今史上“最嚴禁酒令”來了,公職人員都躲了起來,大量的飯店門可羅雀,餐桌空了起來,代駕閑了起來,如此一來,何談刺激消費、提振地方經濟?
狠剎違規吃喝歪風,不能光在“堵”上作文章,堵“后門”的同時還要開好“前門”。
要完善公務、商務接待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制定“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劃清“可為”與“不可為”的界限,既讓違規吃喝寸步難行,也讓大家能吃的放心吃、該吃的大膽吃。
正所謂,籬笆扎得緊,歪風才鉆不進;界限劃得清,人心才更安定。
對于數千萬公職人員來說,如果吃飯都成了問題,如何安心、舒心工作?
吃喝非小事,牽動萬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