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驕陽似火。
出門五分鐘,出汗兩小時。
在這樣的“燒烤模式”下,補水成了每個人的必修課。
可別以為只要把水往嘴里灌就萬事大吉,喝錯水,真的很傷身!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嘮嘮夏日補水那些事兒,帶你避開補水路上的重重“陷阱”。
一、這些“水”,夏天能不喝就不喝
(一)“快樂水”的甜蜜陷阱
一口冰可樂下肚,
“嘶——”
那叫一個爽!
可你知道嗎?
“快樂水”里滿滿都是糖分。
大量攝入糖分,不僅會讓你體重直線上升,還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而且,高糖飲料會讓身體處于脫水狀態,喝完反而更渴。
(二)運動飲料的“偽科學”
很多人覺得,夏天出汗多,喝點運動飲料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電解質。
但運動飲料真的適合所有人嗎?
其實,運動飲料是為了滿足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人群的需求設計的,它含有較高的糖分和電解質。
如果你只是日常通勤、輕度活動出出汗,大量飲用運動飲料,就會攝入過多的糖分和鈉。
長期如此,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還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三)未經處理的生水
在農村或者野外,會有人直接飲用井水、河水。
雖然口感清涼,但這些生水可能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
飲用未經處理的生水后,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還有讓人聞風喪膽的血吸蟲隨之進入體內,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很可能會接踵而至。
二、夏日補水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白開水,永遠的“C位”
白開水堪稱夏日補水界的“王者”。
它不含任何添加劑,沒有熱量,能快速被身體吸收,幫助調節體溫、促進新陳代謝。
晨起一杯溫開水,能喚醒沉睡的腸胃,促進排便;工作學習間隙,時不時抿上一口,讓身體時刻保持水潤狀態。
(二)巧妙搭配,讓補水更有趣
如果覺得白開水太寡淡,也可以來點花樣。
泡上幾片檸檬,酸酸甜甜,還富含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
加點薄荷葉,瞬間帶來清涼感,提神又醒腦。
放幾顆紅棗、枸杞,補氣血的同時,讓水多了一絲香甜。
這些天然的“調味劑”,既增加了喝水的樂趣,又給身體補充了額外的營養。
(三)分段補水,細水長流
不要感到口渴時才想起喝水,這時身體已經處于輕度脫水狀態了。
正確的補水方式是分段進行,少量多次。
不要一口氣咕咚咕咚灌下一大瓶水,這樣會加重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水中毒。
可以把一天的飲水量分配到各個時間段,每隔1~2小時喝上100~200毫升。
三、不同場景,補水有妙招
(一)戶外高溫作業工作人員
對于建筑工人、快遞員等需要在戶外長時間工作的人來說,補水尤為重要。
除了多喝白開水,還可以準備一些淡鹽水。
在1000毫升水中加入1~2克鹽,能及時補充因大量出汗流失的電解質,預防中暑和脫水。
同時,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二)運動健身人士
運動后身體會大量出汗,
這時補水要講究“先稀后濃”。
運動結束后,先喝少量的白開水或淡鹽水,緩解口渴和脫水癥狀。
等身體稍微恢復后,再補充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但要注意適量。
千萬不要運動后馬上喝冰鎮飲料,巨大的溫差會刺激腸胃,引發腹痛、腹瀉。
(三)空調房“續命人”
夏天躲在空調房里雖然涼快,但空氣干燥,也容易讓人缺水。
在空調房里,
可以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濕器,
增加空氣濕度。
同時,更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除了喝水,還可以多吃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黃瓜、西紅柿等,內外兼修,讓皮膚和身體都水潤起來。
夏日補水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避開錯誤飲水方式,掌握正確的補水技巧。
喝對水,是對自己最好的呵護!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責編:解陽楊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