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太火了,火到我不想介紹哪一款原價是多少,現在賣多少,因為看文章的你們可能都已經門清了——前幾天剛下單一個對不對。
作者|呂嘉豪
編輯|周 展
視覺|慢 慢
雖說線上搶購并不會出現幾年前南京路上鞋販子加大爺大媽同搶AJ的盛景,但泡泡瑪特小程序的瞬間宕機也證明著搶購人群的龐大基數。
而這條隊伍里,不止有黃牛有科技,也有真實的,要不穿JK制服的姑娘,要不戴勞力士的中年人,要不綁了媽媽親密付的孩子。
上一個在二級市場10倍起溢價,發售期間萬人空巷的是什么?
冰墩墩?Nike Dunk SB x Off-White?Be@rBrick?
還是them all?
這里面有多少是跟風的,有多少是期待搶到原價轉手再賣的,有多少是覺得別人有我也得有的??傊谶@場近乎傳銷的又一次風潮里,人們總迷信自己不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
這時候每個圈子都想蹭LABUBU的熱點。
自然汽車圈也會有人問:那車圈誰是LABUBU,怎么還沒出LABUBU?(比如我老板)
那這時候就會有人回答: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唄,還能有誰?(比如一知半解的普通人)
畢竟72小時內10萬人把真金白銀砸進預約通道,小米SU7排產期一度拖到28周開外。同時閑魚隨即冒出暗市,轉讓"創始版"訂單加價2萬,更改配置名額標價8000,連試駕邀請碼都能賣到三百塊,甚至有網友說,提車現場都有埃爾法定點蹲守,來一個問一個,加多少錢你能把現車給我。
如果你只看到這些,那你確實會覺得車圈LABUBU非SU7不可。
但是,LABUBU的二級市場價格是成幾十倍的增長。小米SU7呢?頂配賣29.99萬,入門版21.59萬。盡管在2024年這個車企互相捅刀子,有不少原價40萬的車被打到19.99w的修羅場里,小米能按這個價位賣車已經非常體面了。但仍然離LABUBU的金融屬性差之千里。
那難道車圈怎么都出不了LABUBU嗎?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分成兩部分來看。
首先第一部分,哪怕是39800的五菱宏光MINI EV,十倍溢價之后也得近40萬——一下變成了BBA的B級車水準了。同時,LABUBU是搶到之后以全新的方式二手售出,等于是增加了一個全新的非官方渠道,這種銷售模式在汽車圈里很難存在。
所以無論是銷售形式,還是等比溢價,都讓車圈以正常形式出一個LABUBU成為了一件比較難的事。
非正常形式倒是有。
蘭博基尼2008年全球限量20臺的Reventón(售價150萬歐元,2023年拍賣價達480萬美元)、2013年限量9臺的Veneno Roadster(二手價突破600萬美元)都實現了二手巨額溢價。
但這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很難被注意到,而且他們的二手溢價的場景也不是閑魚,基本都集中在專業拍賣行。
其次第二部分,如果不改變銷售形式,降低溢價比例,把“供不應求”,“只有加價才能買到”作為LABUBU的一種體現,那7年前的汽車圈可以說是LABUBU遍地走。
埃爾法的加價暗語叫“茶位費”,雷克薩斯LM的加價起步就是50萬,你點頭付完錢還要等排期;德系性能車提車必須搭配“尊享禮包”,4S店成本380的行車記錄儀配合淘寶39包郵的腳墊,轉手就是3萬大禮包;最絕的是某意大利超跑品牌,想買限量版?必須全款購入三臺普通版當“投名狀”。
這種溢價比例別說買LABUBU,這幾年都能在鶴崗買套房了。
但是現在呢?賽那滯銷、SF90立減60萬、18萬帶走寶馬i3。
曾經加價三十萬的豐田埃爾法,現在優惠六萬還送六年保養;被稱作“理財神器”的奔馳G63,二手價兩年跌了九十多萬;保時捷經銷商開始主動打電話:“先生不考慮看看Taycan嗎?本月提車送 Bose 音響...”
所以什么LABUBU,在車圈,那不過是一腳油門下去就揚起的沙塵,看著唬人,風一吹,該落地的還得落地。
車圈不是造不出神話,是神話碎得太快,一地玻璃碴子,扎腳。
BREAK AWAY
TA的作品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