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琶洲南新地塊調規,討論很多。
上周末,廣州規自局悄咪咪地掛出了一個調規公告,位于琶洲南TOD西側的AH031403地塊商改住。
地塊為混合型商住地塊,占地約5萬平,總建面約17.2萬平,容積率約3.43,限高100米。
其中,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為住宅建面的3.3%,另外包括12班幼兒園等配套,配建不多。
體量挺大的,相當于一個中大社區了,按每套140平面積來算,約1200套住宅,如果是大戶型為主,也有800-900套。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尤其是琶洲南TOD業主反饋更為強烈,想必相關的內容,大家都看到了。
這里就不貼出來了。
簡單梳理一下,幾個關心的重點,主要是這幾個:
1)琶洲嚴禁商業開發,是不是在無序商改住;
2)新地塊會不會擠壓省實琶洲學校的學位;
3)琶洲后續的供應量和市場走向,是不是背刺。
一起來聊聊。
其一:琶洲經開區,確實在2022年就明確,嚴禁商業房地產開發,這也是寫進省府批復文件里的。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琶洲從此不會有新增住宅的供應。
嚴禁商業房地產開發仍然是主基調,但主要集中在狹義的琶洲島、尤其是中、西區。
琶洲南區,作為琶洲島的外延核心片區,定位是創新拓展融合區,連片開發。
西區主要是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搞錢搞業務,漂亮的寫字樓CBD,發展成熟,但是已經飽和。
中區主抓會展+總部,包括抖音華南總部,未來財富新貴。
東區,琶洲東島尖,廣州版超總,定位很高,有后發潛力,但片區連片開發需要從朱氏家族拿回大片土儲。
這是難題和骨頭。
南區,則是用來承接琶洲高端改善,以及新科技新貴的居住需求,提供居住和公共配套的。
琶洲南區和西區、中區連片開發,功能互補,但也不是睡城和后花園。
其二:如果不收儲,原定的控規,風險雷區中的珠光,也無力開發。
熟悉琶洲的同學,應該清楚,原先這塊地的原業主方,是珠光。
但是,珠光遇到了財務危機,之前備忘錄提到的電子競技、文化創意的產業,大概率不能落地,也沒錢落地。
而且,24年如果作為電子競技、文化創意等產業用地出讓的時候,珠光拿了,大概率...
一言難盡就是了。幸好,當時終止了。
如果珠光拿到,一頓騷操作,到時候,對片區配套,城市界面改善,對片區業主房價的影響更不可控。
2、新地塊很大概率能讀上省實琶洲學校
我對比過海珠區行政區劃圖,琶洲南AH031403地塊和琶洲南TOD同屬官洲街道,也是同一規劃單元。
這意味著,按照海珠區現行的政策,新地塊大概率能入讀省實琶洲學校,這點沒得battle。
至少現在來看,小學是穩的,至于中學,一樣是全區搖號,這個也是按海珠區政策執行。
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擠壓學校資源?
其實,看今年的招生政策,省實琶洲學校今年第一屆招生,小學部兩個班,僅僅面向琶南招生。
而整個小學部,規劃有18個班級,哪怕簡單粗暴地把6個年級平均分,后續也依然有擴班招生的空間。
另一個,對交通承載力的問題。
我們在地塊現場看到,琶洲南區AH031403地塊四周都有道路,而且已經在修建中了。
據看守地塊的保安說,當天只是因為剛好下雨才沒開工。
道路打通后,就未必是全部占用琶南的出入交通了,南邊大約100米就能直達12號線赤沙南站。
3、核心板塊,核心地塊,眾多開發商緊盯。
這兩天,從我們目前了解的情況,琶洲南區AH031403地塊,已經有很多開發商盯著了。
包括但不限于:越秀、保利、華發、中海、金茂、建發、保利置業等一眾主流開發商關注。
同時,客觀條件也就決定了,隨著地塊的誕生,琶洲南TOD的價值,不僅不會被弱化,還因為連片開發預期而得到增強。
這是項目所處的地段,所擁有的配套,以及自身過硬的產品力,還有圈層氛圍決定的。
具體來看,新地塊,雖然位置在隔壁,但是優勢與缺點并存,并且計容新規落地之后,贈送率會控制。
幾個重點:
1、位于琶洲南區成熟區域,一橋之隔就是琶洲西區總部集群
2、學鐵商素質過硬,北邊有濱水公園景觀,提高了改善屬性
3、3.43的容積率+限高100米,相對更低的密度
4、不過,計容新規收緊后,得房率不會特別夸張
這塊地旁邊就是琶南一期最先交付的區域,濱水公園、會所也在這邊,高端居住氛圍已經打出來了。
地塊自身的學鐵商,也都是明牌:
學,有可能就近安排入學。
鐵,是12號線東段赤沙北站,預計全運會前開通,步行100米可直達D出口
12號線通達度也不錯,1站換乘8號線赤崗站,1站換乘11號線赤沙站,去琶洲和金融城都很方便。
商,是琶洲西區加上琶南二期的商業區
而且,地塊西側為赤沙涌,一直向北貫通到黃埔涌,未來這里大概率會一起做一個濱水景觀帶。
貫通整個濱水景觀帶的道路也在整了,現場已經能看到雛形,速度挺快的。
另外,這塊地還能望到廣州塔,即便站在地面,也有近在咫尺的感覺,真正的塔景房。
至于地塊現狀,大部分已經被圍擋起來,內部主要是雜草地、泥土地,整理工作估計不難。
現場還可以看到,地塊被一條道路分成了南北兩區。
其中,北區緊挨著琶洲西區,離廣州塔也更近,還有濱水公園,能做更高端產品;
南區更近地鐵和琶南二期的商業,但景觀受限,估計改善一些的產品。
當然,也有可能合并為一塊地,那就能增加大社區的觀感,兩種思路都為開發商騰出足夠大的產品打造空間。
至于短板,主要有兩個:
一是北邊不夠方正,有一小部分是現有的機關單位,景觀面也較窄。
二是地塊西側、南側有部分舊村、工業區、學校區等,也有很多租戶、外賣騎手進進出出,好在密度不高,但對圈層有一定影響。
其實,在廣州,你可以完全相信片區開發的力量,帶來的城市發展勢能和量級。
不過,說真的,控規公示才幾天,就引發這么多話題討論,幾家開發商也補充:
看看能不能搞出來。
最后,不方便說的,掃碼私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