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士務光、隱居清修,寧死不出山
商湯欲將天下禪讓于有道之士,遂前往務光的草廬,闡明其意。然而,務光心系山林,無意涉足朝堂。商湯堅持勸說,未曾料到務光竟步出門外,懷抱巨石自沉于水。
夏末商初之際,有一位名為務光的賢士,生來異相,擁有一雙長達七寸的大耳,終日彈琴吟唱,偏愛食用蒲草與韭菜的根莖。
當時,夏桀暴虐無道,商湯率領正義之師討伐,最終覆滅夏朝,成就了中國歷史上首次朝代更替。商湯滅夏后,憂心民眾指責其興兵奪權,遂萌生讓位賢士之念,以彰顯其公正無私。至于讓位何人,商湯深思熟慮,最終鎖定務光。
在務光隱居的水畔,一隊人馬出現,他們策馬而行,沿途打探務光的居所。附近百姓誰人不識大賢士務光?紛紛熱心指路。當這群人臨近草廬時,耳畔傳來悠揚琴聲,為首者舉手示意,眾人隨即遠遠駐足。為首者側耳傾聽片刻,不禁微微頷首,琴聲漸息。眾人迅速下馬,恭謹地快步走向草廬。一隨從模樣的上前叩門,并高聲通報。
原來這正是商湯率領隨從前來尋訪務光。柴扉緩緩開啟,商湯趕忙躬身向務光行了一禮,心中暗自驚嘆:這位務光先生果然名不虛傳,剛才的琴聲里便流露出光風霽月的意境,可見其心境寬廣,不染塵埃。如今親眼所見,務光先生身上散發出一種高貴的氣質,宛如和風麗日,既和藹可親,又令人心生敬畏。相比之下,自己簡直是個忙忙碌碌的俗人。商湯暗自慶幸自己找對了人。
兩人互相行禮之后,務光將商湯一行人請進院子里坐下。商湯環顧四周,只見務光的草廬雖顯簡陋,但環境極為清幽。后倚巍峨青山,碧水環繞其間,鳥鳴清脆,清風徐來,院子前后皆是茂密竹林,綠意盎然,生出幾分涼意。一路跋涉而疲憊的商湯,竟覺得此處勝過自己所居的華麗宮殿。
兩人互相表達了景仰之情,寒暄過后,商湯便直陳來意:“夏桀殘暴,魚肉百姓,萬民恨之入骨,有歌謠唱道:‘夏桀,你何時滅亡?我愿與子共亡!’我不忍見百姓如此痛苦,遂興仁義之師討伐夏桀,幸得上天庇佑,終將夏桀覆滅。”
務光點點頭,簡短回應:“您這么做很對。”隨后便不再多言。
商湯繼續說道,自己有意將天下讓給務光,自己情愿返回商地。然而務光婉言回絕,表示自己對治理國家并無興趣。
商湯并未放棄,繼續勸說道:“有智能者謀劃、占有天下,有武力者實現此計劃,有仁德者統治天下,自古以來便是如此,您為何不順從這天地之道呢?”
務光堅決推辭,但商湯心意已決,執意要將天下讓給務光。最終,務光動了怒,對商湯正色道:“殺人者不仁,奪人帝位者不義,見他人挺身犯難而自己坐享其成者不廉!如此行徑,君子所不為,我斷然不能替代你治理天下!請君勿再多言!”言罷,務光拂袖而去。
在外等候的侍從急匆匆地跑進來報告:“務光先生抱起一塊巨石,跳入了門前的蓼水之中。”商湯聞訊,急忙趕至門外,只見清澈的水面上蕩漾著巨大的漣漪,正一圈圈擴散開來。商湯未曾料到務光竟如此剛烈,不禁長嘆不已。
時光荏苒,四百多年后,殷商武丁時代,又有一位名為務光的大賢士出現。武丁王欲聘其為宰相,卻遭其婉拒。務光先生隨后云游至尚父山,從此杳無音訊,再未現身。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諸多高潔的隱士在朝代更迭之際,寧死不屈,拒不仕官。更有甚者,即便在太平盛世,也寧愿隱居山林,不慕功名利祿。務光先生堪稱此類隱士中較早的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