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鏡子,一場口角,演變成持續6小時的深夜騷擾,還引發了網絡侵權爭議。一場看似荒誕的鄰里糾紛,在“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介入下,最終化干戈為玉帛。
矛盾激化,深夜騷擾引報警
近日,黃某某歸家途中,發現鄰居施某某(91歲)家衛生間窗臺上的鏡子正對自家方向擺放。在民間習俗中,鏡子正對他人房屋有“照散財氣”“沖撞運勢”的說法,黃某某認定這是施某某故意為之,當即上門理論。雙方言語激烈,互不相讓,辱罵聲此起彼伏,矛盾瞬間激化。當晚7時,怒氣未消的施某某手持木棍來到黃某某家門口,一邊用力敲打不銹鋼大門和圍欄,一邊惡語相向。考慮到施某某年事已高,黃某某一家起初選擇隱忍不發。然而,這場鬧劇從傍晚持續到深夜1時,長達6小時的敲打謾罵,嚴重影響了黃某某一家的正常生活,無奈之下,黃某某選擇報警求助。民警首次出警后,安撫雙方情緒并對施某某進行勸導后離開。
網絡發酵,糾紛升級生風波
在施某某持續騷擾期間,黃某某家屬拍攝了現場視頻,并配上辱罵性文字發布在抖音平臺。次日,施某某在市區的家屬刷到視頻,認為黃某某侵犯了老人的肖像權,隨即報警,要求派出所處理。民警二次出警,查看黃某某家屬發布的侵權視頻后指出,該行為可能嫌侵犯他人肖像權和名譽權,對黃某某家屬進行了嚴肅的普法教育,并要求其立刻刪除視頻。黃某某家屬雖心有不甘,但最終配合刪除了視頻。雙方矛盾依舊尖銳,這起原本簡單的鄰里糾紛,因網絡傳播發酵,變得更加復雜棘手。
三所聯動,法理情融化干戈
為徹底解決雙方矛盾,啟動“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民警、調解員和律師組成聯合調解小組,通過上門實地查看,走訪周邊鄰居,收集相關證據,全面梳理矛盾焦點。調解過程中,調解小組首先從法律角度出發,向黃某某家屬解釋在網絡平臺發布帶有辱罵性內容視頻的行為,已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權和名譽權;同時告知施某某及其家屬,深夜擾民違反治安管理相關規定。隨后調解小組以“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諧,家和萬事興”為切入點,從情理角度耐心疏導雙方情緒,引導他們換位思考。經過多輪調解,雙方情緒逐漸平復,坦誠交流,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最終,在聯合調解小組的見證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一場因鏡子引發的鄰里糾紛圓滿解決。
該案例調解成功充分彰顯了“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中的強大效能。通過多部門協同合作,將法律的剛性、調解的柔性與情感的溫度有機結合,不僅有效解決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更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和社會不良影響的擴大,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堡鎮司法所供稿
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