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海鎮活躍著一支由居委干部、人民調解員、平安志愿者等組成的“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以下簡稱“兩人”)隊伍。他們懷揣著對法律的執著與熱忱,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法律溫暖人心,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新動能、新活力,讓“法治春風”吹遍大街小巷。
01
解百家結
·糾紛化解中彰顯法治溫度
“兩人”隊伍作為基層群眾的“貼心人”,在糾紛中既能講法釋法,又能善用“人情”,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天然優勢,以“情理法相融”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新海居民劉阿姨發現家中墻面滲出水漬,物業排查確認系樓上空置房水管爆裂所致,但雙方卻對賠償數額產生爭議。面對這一棘手情況,“兩人”迎難而上,以拉家常、聊日常生活為切入點緩解雙方情緒,向張大爺進行釋法說理。經過多輪溝通疏導,張大爺表示愿意向劉阿姨支付1萬元賠償金,糾紛就此化解。
02
議民生需
·議事壇中書寫民生答卷
作為一個老齡化程度相對較高的鄉鎮,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幫助他們享受幸福的晚年?在處理轄區內一個老人的法律咨詢時,“兩人”們觀察到,老年人群體因身體狀況、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多方面原因,在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往往面臨著更多困難。為此,“兩人”們提出進一步優化老年人訴訟程序、建立適老型訴訟服務機制的法治觀察建議,以法治力量守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服務群眾無小事,造福百姓當大事?!崩谩跋阏翀@議事壇”和法治觀察機制,“法治帶頭人”和“法律明白人”們以共商共議的“金鑰匙”開啟了基層治理新格局。這些從法治觀察中淬煉出的“金點子”,最終化作助推基層治理的堅實動力。
03
傳法治音
·法治宣傳中的創新巧思
“如果子女拒絕贍養老人的話,生活困難的老人可以起訴子女要求他們贍養老人!”在紅櫟法治文化廣場,由“法治帶頭人”和“法律明白人”組成的普法宣講團前總是排著長隊,他們是基層普法的“輕騎兵”,通過舉辦講座、開設普法早市、發放宣傳冊、設置咨詢臺等活動,把“法言法語”轉為“鄉音土話”,以實際行動傳遞法治的溫暖。
“兩人”隊伍圍繞日常工作中高頻出現的贍養糾紛、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主題,創新推出了“新海普法微劇場”系列普法短視頻,以指尖上的“法治課堂”,助推普法工作提質增效。
“法治帶頭人”與“法律明白人”猶如基層治理的雙子引擎,在破解社區治理難題中迸發出澎湃動能。下一步,新海鎮將持續深化“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育機制,推動法治力量深度嵌入基層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新動能、新活力。
新海鎮供稿
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