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8llo42779普通人四肢無力,第一反應往往是勞累過度、缺乏鍛煉。多休息、補充營養、適當運動……總有一種方法能改善乏力。
不過,有這么一類人,肌肉無力長期存在,并伴有明顯的消瘦疲勞、肢體萎軟,尤其是四肢近端肌肉萎縮明顯。
而且,這類患者越是勉強活動、過度勞累,肌肉的無力感反而越嚴重。哪怕只是日常行走、抬手梳頭,就可能出現疲勞加重、肌肉酸痛、甚至呼吸困難等問題。
這其實很可能是"脾腎兩虛,氣血不足"導致的肌營養不良在作祟。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腎主骨生髓。而"肌營養不良"的根源在于脾失健運、腎精虧虛。
現代人飲食不節(如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勞倦過度(如長期超負荷工作)、久病體弱(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都會損傷脾腎,導致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失養,形成"中虛下損"之象。
于是,本該運化水谷的脾氣虛弱,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中虛"癥狀;本該滋養肌肉的氣血不足,造成肢體萎軟、活動無力等"下損"表現。
調理肌營養不良,關鍵在于健脾益氣、補腎填精、養血榮肌,讓脾胃健運,肌肉得養。醫圣張仲景雖未直接論及肌營養不良,但其"補脾益腎"之法,對于脾腎兩虛、氣血不足之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強肌小妙方
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當歸、川芎、牛膝、杜仲、炙甘草,看似平常卻蘊含至理。
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運化功能,如同給虛弱的脾胃"添柴加火",為肌肉生長提供能量基礎。
熟地黃、山茱萸、山藥可補腎填精,固本培元,改善先天稟賦不足導致的肌肉發育不良。
當歸、川芎善于養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使營養充分輸布至四肢百骸。
牛膝、杜仲專攻強筋壯骨,引藥下行,重點改善下肢無力癥狀。
炙甘草調和諸藥,補中益氣,助藥力持久發揮。
整個方子健脾補腎與益氣養血并用,補益之品與通絡之藥相得益彰,既能強壯脾胃以助消化吸收,又能滋養肌肉以改善萎縮無力,使氣血充盈,肌力漸復。
(注:本文僅供參考,中醫辨證施治,需個體化調方,勿盲目套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