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華南一帶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都超過了30℃,局地甚至達到40℃以上。
天氣炎熱時,人體代謝旺盛,出汗多、消耗大,最容易消耗和損傷心氣心血。研究表明,最高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吹空調、喝冰水、洗澡、運動、睡覺……這些看似日常的事情,做不對可能會損傷心臟!
高溫天
別讓5件事傷了“心”
01
對著空調直吹?
從熱氣騰騰的室外進入室內,對著空調吹一吹,雖然身體會感覺舒爽,但血管和心臟很難適應過大溫差,容易突發疾病。
?建議將空調調至26℃左右,且在使用時不要直吹,以免心血管收縮異常,誘發疾病。
02
大口猛喝冰飲?
大口喝冰飲,尤其是運動后大口喝冰飲,會使冠狀動脈、腦血管等發生痙攣,導致血壓增高、心率增快,這樣就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嚴重時可能導致心梗。
2024年夏天,杭州的王先生(化名)在打羽毛球時突感胸口憋悶、呼吸急促。休息時,他喝了一大口冰飲料,但未覺緩解。球友見狀將王先生送醫,醫生診斷其為心肌梗死。經過急診團隊20多分鐘的心肺復蘇,王先生才恢復自主心跳。
?建議夏季喝水要少量且多次,每次喝100至150毫升即可。運動后切忌大量喝冰飲。
圖源:CCTV生活圈
03
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
氣溫高時,人體溫度也會升高,洗冷水澡時突然的冷刺激,不僅會使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引起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從而造成急性心梗,危及生命。
?建議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鐘再用溫水洗澡。
04
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
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心臟會更加努力工作來維持足夠的血壓和血液循環,這無疑會增加心臟負荷。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則更易引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圖源:央視新聞
?建議夏季運動時避開高溫時段,量力而“動”。
05
長期熬夜?
天氣炎熱時心跳容易加快,長期熬夜會增加心血管的壓力,易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長此以往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建議在22點前入睡,最晚不要超過23點,最好睡夠7至8小時。
圖源:健康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氣溫攀升后,有些人會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出汗等癥狀,通常以為是輕微中暑就自行處理,卻忽視了心梗這個危險的“殺手”。
圖源:江蘇城市頻道
如何區分中暑與心梗?
看這3點
01
體溫
1、中暑通常伴有發熱,體溫可達38°C以上。
2、心梗無明顯發熱,會出現皮膚溫度降低、四肢冰冷。
02
胸悶
1、通常,中暑后只要遠離高溫環境到通風處休息、補液,胸悶即可得到改善。
2、心梗胸悶呈心前區壓榨感,常伴有胸痛和瀕死感,持續時間長。
圖源:微信公共圖片庫
03
出汗
1、中暑時,患者的前胸、后背、額頭、脖子、腋下常會出汗。
2、心梗時,除脖子、額頭外,患者還可能在手心、腳心等四肢部位有出汗現象。
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怎么辦?
01
自己心梗發作
若自己突然出現胸痛、冒冷汗、喘不上氣、視線模糊等癥狀,且身邊無人時,千萬不要捶胸、用力咳嗽及深呼吸。
應立即撥打120,準確告知急救人員自己的癥狀及所在位置,保持安靜以減少心臟負擔,等待救援時可含服硝酸甘油。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健介紹,硝酸甘油經過舌靜脈快速入血,起效時間是5分鐘,如能緩解代表心絞痛,如不能緩解意味著是心肌梗死。如含服硝酸甘油超過兩次仍不緩解,需盡早就醫進行冠脈造影,植入支架開通動脈。
圖源:健康第1線
02
遇他人心梗
除上述操作外,必要時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
炎炎夏日 酷暑難捱
此時既容易中暑
也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
一旦出現頭痛、頭暈、四肢無力、
大汗淋漓、胸口憋悶等癥狀
應及時辨別中暑與心梗
必要時就醫 以免延誤治療
日常更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別做傷“心”事 平安度一“夏”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