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以內的寶寶特別容易積食,特別是在吃輔食的早期,寶寶的許多問題都與積食有關,如寶寶突然沒有食欲、大便干燥、舌苔增厚、腹瀉腹脹等,可能都是由積食引起的。如果寶寶經常積食過量,這樣很容易導致脾胃受到傷害。因此,面對物質豐富的現代,食物的選擇有很多,所以寶媽要學會處理寶寶的食物,從而才能保護寶寶嬌弱的脾胃。
第一、幫助寶寶進行按摩
如果寶寶的積食情況相對嚴重,寶媽可以選擇按摩的方法幫助寶寶進行緩解。因為寶寶的內臟和經絡還在發育階段,所以對于非專業的父母,可以選擇給寶寶進行按摩,盡量不要從臟腑中選擇相對接近身體的穴位,盡量選擇一些較為溫和的揉搓方法。另外,寶寶積食,寶媽可以給寶寶揉板門消脾胃,從而幫助消化滯留在腸胃中的食物,幫助調節上下通氣,如果寶寶還伴有排便難的問題,可以幫助大腸蠕動,可以令孩子順暢排便。每次按揉三分鐘左右,注意手法輕軟,而且要緩慢,太強可能會傷經絡。
第二、適當給寶寶減少食量
在寶寶開始積食時,必須要適當地減少食量,尤其是在晚餐,這樣令寶寶特別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晚餐吃完以后會睡不好,然后哭著要喝奶,而且會在夜間一次又一次地哭著要喝奶。在這種情況下,寶寶一定是餓了或脾胃可能不舒服,只能通過喝奶來尋找安慰,所以成年人面對這種情況很容易發怒,但易怒會傳染給寶寶。所以家長必須深吸一口氣放松,要撫慰好寶寶,逐漸減少喝奶量,減輕寶寶的脾胃負擔,讓寶寶不要通過哭鬧來應付積食,所以給寶寶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一些的寶寶比較好對付,一般只要有人陪他玩,對于吃食的欲望會大大降低。如果寶寶不想吃,就可以自然減少食物,不需要騙孩子吃太多。
第三、通過食療的方法緩解積食的情況
除了按摩和減少飲食外,還可以選擇飲食療法來緩解寶寶積食的情況。已經吃輔食的寶寶,可以吃蘿卜湯和卷心菜湯來清腸,也可以選擇一種清淡的飲食藥材松豆瓣,對于兒童積食有調和腸胃、祛表除熱的功能。
總之,寶媽要注意寶寶積食的情況,當寶寶積食后在護理方面需要更溫和,可以選擇減少食物的方法,讓寶寶的身體有時間自我恢復,寶媽可適當給寶寶做一下按摩,幫助寶寶腸胃的消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