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國務院關于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公布。
其中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的審計情況值得被關注:
本次關于養老保險基金重點審計了25省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4.14萬億元,發現各類問題金額601.61億元。
其中,414.08億元被擠占挪用或騙取套取。
審計報告指出:
13省將406.26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等,挪用于“三保”支出、償還政府債務等。
16省90家中介2009年至2024年,通過偽造勞動合同、仲裁書等方式,幫助2萬多名條件不符人員違規參保,以基金損失為代價,換取中介或個人謀利。
如哈爾濱市阿城區一中介2019年以來,長期向4名公職人員行賄,通過在材料審核、勞動仲裁等環節造假,至少為不符合條件的271 人違規辦理參保,預計形成基金支出損失1.15億元,該中介至少獲利400萬元。
25省的2.83萬名職工通過提供虛假病歷或篡改檔案提前退休等方式,違規領取養老待遇5.19億元,如山西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的人事檔案有14處涂改,“1歲工作、22歲退休”仍層層過審后“退休”,一邊領取養老金累計69萬元,一邊又在新單位工作取酬。
從審計報告來看,挪用資金用于“三保”和地方債的還不僅僅涉及養老金。重點審計的9省2023年3月以來,仍存在違規新增隱性債務的行為,主要用于政府投資、償還債務、補充財力等。
2023年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中,有3527億元投向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等3大領域。
審計13省2066億元發現13省違反專款專用等規定,將57億元挪用于償還貸款本息、“三保”或非國債范圍項目。
中央財政于2024年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7000億元用于“兩重”建設3000億元用于“兩新”工作。
4省將70.6億元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項目支出。
其中,福建晉江融資平臺2024年9月以來,向慈善總會、見義勇為協會等省內9家公益組織借款15.02億元,部分用于政府投資項目等形成隱性債務。
此外,17個地區的18戶融資平臺等國企借用多個村民、村集體等名義,違規歸集各類涉農貸款46.66億元,用于償還自身債務本息等;
6個地區通過直接修改債務臺賬、將政府債務轉為企業債務、以新債墊還舊債等方式,虛假化解政府債務23.2億元。
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建設相關資金審計情況顯示,重點審計的11省159縣6831所義務教育學校中,有2429所仍存在薄弱環節。
110縣通過直接挪用、虛列支出等手段侵蝕補短板資金40.89億元,有的用于償還政府債務,有的用于平衡預算,有的用于修建教師辦公樓等。
惠農財政補貼審計20省共發現問題金額46.65億元。16省175縣截留挪用41.64億元,用于償還當地政府債務、發放公職人員工資等。
2024年5月以來,審計共發現并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430多起,涉及1400多人、630多億元。
當然,這僅僅是公布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