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府城:又見隋唐繁華
6月26日傍晚時分,夕陽西下,余暉如金,灑在張掖大地上……張掖城一隅,甘州府城,熱鬧依舊,繁華如故!我們走進甘州府城,尋找昔日的隋唐繁華。
張掖又叫甘州。甘肅的甘,就來自于甘州,而肅則來自于酒泉(又叫肅州)。“甘肅”一詞,合甘州、肅州的首字而來。從這一點上說,張掖貢獻了半個“甘肅”。這也展示了甘肅大地的強大包容性。
穿過甘州府城深邃的門洞,人間煙火的喧囂,立刻撲面而來,人潮涌動,熱鬧非常,國際禁毒日的宣傳活動,給甘州府城以時代的氣息。
穿行在古城街巷,瞬間感覺有點隋唐甘州城的氣息。在一千多年前,甘州民眾也曾以夾道歡迎的方式,迎接西域賓客。
那時的甘州城,和我們視野中的甘州府城,有一個非常相似之處——它們都是新城。新城有點像生機勃勃的少年,在絲路古道上,奔跑跳躍,迎接四方賓朋。
隋煬帝西巡,在張掖召見西域各國使節。張掖郡守韓世龍奏請朝廷,將張掖郡治,從黑水國移到,現在張掖城的位置。故而,隋煬帝看到的張掖城,和我們看到的甘州府城一樣,都是一座新城,是新的不能再新的城。
漫步城內,店鋪林立,彩燈滿天,人潮涌動,游人如織,近處吆喝聲相連,遠處鼓樂喧天,烏蘭牧騎的演出正酣……可謂是,四方歡樂不夜天。
張掖網信辦的同志們介紹,甘州府城是張掖市委、市政府立足城市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以"再現絲路古城風貌,傳承多元文化精髓"為理念,有機融合水鄉特色、歷史底蘊和西域風情,致力打造集古城觀光、文化創意、休閑商業、特色餐飲、養生度假、民俗體驗于一體的絲路文化旅游新地標。
這座古城和我所見過的古城,很有不同,也比較契合我心中甘肅古城的認知,四四方方一座城,東西南北四條街,不需要太多江南元素,也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噱頭。
只要充分利用張掖的地理優勢,就能打造成一個與眾不同的甘州府城。
這里東接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與自駕游基地,西臨有名的蘆水灣生態景區,南連黑河濱河小鎮居住區,北靠新打造的祁連玉文化產業園。這妥妥滴集群效應。
我和參加“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的朋友們,在甘州府城內,隨意漫步,見識了烏蘭牧騎的精彩表演,學習了直播歌手的熱情洋溢,見識了張掖人的熱情質樸。
在府城,鐘鼓樓一隅,我和幾個朋友正在觀看直播歌手的表演。忽然,一位樸實的張掖漢子拉住我:“你是王文元老師嗎?”
我一驚,和他似乎素昧平生啊,但趕緊伸手相握,說,我就是啊!
原來,他是甘州詩人王學善先生,同為甘肅詩詞群群友雖素不相識,但神交已久。他看過我的甘肅歷史直播,故而一眼就認出我。
粗繒大布過甘州,幸有詩家識姓名!學善先生很是熱情,相邀至家,把酒閑話。后,又為我拍張掖電視臺的采訪照。
熱情洋溢,一直張掖人的特質,他們說話低沉,聲音靠后,但熱情也很厚實,對旅行者更是真心歡迎。
隋唐繁華的精神內核,就是開拓進取,開放包容。這也是一個地方發展旅游精神動力。
走走轉轉,站站停停,不覺已是九點多,甘州府城內,依舊燈火璀璨,火樹銀花。
夜深了,該回了……
下次,我來甘州府城,應身穿唐裝,漫步城內,感受隋唐繁華!
甘州府城,總規劃面積達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東西、南北兩條景觀軸線,如城市的脈絡,貫穿整個區域。這里,不僅有宏偉壯麗的建筑,更有五個展現甘州歷史文化的主題空間。它們宛如開啟歷史大門的神秘鑰匙,引領游客全方位領略甘州的文化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