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魄疊秋》
一、《雨霖鈴》
暮蟬聲咽處,柳七郎折盡灞橋煙柳。「執手相看淚眼」時,寒波未起,蘭舟已載愁行。驟雨歇后,非是風住,乃離人心跳漸碎于更漏。千種風情皆成霜刃,削得曉風殘月如鉤,懸在汴河遺夢的盡頭。
二、《釵頭鳳》
沈園粉壁猶泣血,放翁老筆蘸東風。「紅酥手」捧黃縢酒處,春波綠成刀,剜盡舊盟鷗鷺。錯、錯、錯,三字疊作連環鎖,錮住驚鴻照影的剎那。離愁原是繡在鮫綃上的斷腸字,針腳細密,刺破百年光陰仍見朱砂。
三、《踏莎行》
少游謫處,霧鎖郴江如詞腸九曲。「砌成此恨」的磚石,皆是前朝謫仙的斷骨。月迷津渡時,有孤鴻銜來瀟湘竹淚,滴在平仄格律間,洇成八百里洞庭煙瘴。問愁幾許?且看詞中星斗——半盞落梅浮北斗,一川恨水指南天。
四、《聲聲慢》
易安梧桐兼細雨,原是天公磨墨寫長恨。「尋尋覓覓」十六疊字,鑿穿金石錄,漏出半壁南宋殘山。雁字回時,非攜錦書,乃馱著汴京遺落的宮檐碎瓦。最痛非「怎一個愁字了得」,是卷簾人笑問海棠依舊,卻不知綠肥紅瘦皆是亡國胭脂。
五、《水龍吟》
稼軒拍遍闌干,拍出建康賞心亭的裂痕。「把吳鉤看了」非看劍,是看黃河冰塞里凍僵的故道;「倩何人喚取」非喚紅巾,是喚燕然山巔銹蝕的漢碑。英雄淚與離人淚,在詞譜中同釀成烈酒——飲罷,西北望的長安,便成了最痛的詞眼。
注解:每段皆以宋詞名篇為骨,離愁為魂,綴以金石裂帛之聲。意象取冷香瘞玉、殘月凍河,筆鋒游走于詞律與史痕之間,令千年遺恨在平仄中重新滲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