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包子一出鍋,油光水滑,暄軟得跟云朵似的,咬一口肉汁四溢,娃兒一氣兒能吃仨!想要蒸出松軟好吃的包子也是有講究的,講究的就是一口氣兒,這“一口氣兒”的關鍵,就在蒸鍋里那短短十幾分鐘和幾個小竅門上!
蒸包子,時間真是門大學問!冷水上鍋開始計時,一般大小的肉包子,蒸上15-20分鐘絕對熟透;要是素餡或者個頭小巧玲瓏的,12-15分鐘足矣。若是冷凍過的生胚包子,時間還得再加個3-5分鐘。時間不夠,餡兒生;時間太長,包子皮可就發黃發硬,嚼著費勁了!
想讓包子出鍋時個個挺括、油光白凈、不塌不陷、松軟可口,這四個要點您可得牢牢記在心上,一步都錯不得:
1、“醒”足最后一口氣:二次醒發是靈魂!包子包好了可別急著上鍋,讓它們在鋪了屜布的蒸籠里再“歇”個15-20分鐘。看著它們明顯變胖變輕盈,手指輕輕一按,能緩慢回彈,這才是“醒”到位了。
2、“火”候講究文與武:全程中大火,最忌小火燜!鍋里的水燒開后,保持穩定有力的中大火一直蒸。火力不足,包子沒“沖勁”,發不起來,口感黏膩;火太大太猛,蒸汽過于劇烈地沖擊包子皮,它可不就“樂開花”了嘛!穩住這團“蓬勃”之氣是關鍵。
3、“燜”住那口仙氣兒:關火后千萬別手快!時間一到立刻關火?錯!這時掀鍋蓋,冷空氣“嘩”地進去,熱包子驟然遇冷,立馬塌陷給你看,皺皺巴巴像泄了氣的皮球。關火后務必耐心燜上5分鐘!讓鍋里的溫度和濕度緩緩下降,給包子一個適應過程,穩穩當當地定型。這5分鐘,是包子保持飽滿圓潤的“黃金時間”。
4、“蓋”下乾坤要清爽:嚴防“天花”滴水毀容!蒸包子最惱人的就是鍋蓋內側凝結的水珠滴下來,正好砸在包子上,燙出難看的黃斑或者小坑,好好的“白胖子”瞬間成了“麻子臉”。解決方法很簡單:蓋上鍋蓋前,在鍋蓋內側緊緊包裹一層干凈、吸水的棉布或紗布,讓它充當“吸水層”,牢牢鎖住那些調皮的水滴。或者,鍋蓋留一條小小的縫隙讓部分蒸汽逸出也行。
豬肉茴香餡兒調法
1、肉餡放盆里,先倒生抽、老抽、蠔油、姜末、花椒粉(如果用的話),朝著一個方向使勁攪,攪勻乎了。“吃”水是關鍵:把涼透的蔥姜花椒水,分個三四次,慢慢倒進肉餡里!每次倒一點,就朝著一個方向用力攪啊攪,攪到肉餡把那點水完全“吃”進去,變得黏黏糊糊、有點拉絲上勁兒了,再加下一次水。
2、茴香洗干凈,甩干切碎, 切碎的茴香先別急著往肉餡里倒!先用一湯勺香油均勻地拌在茴香碎里,讓香油裹住每一片菜葉。
3、臨要包包子之前,再把香油拌好的茴香碎、切好的蔥花,一股腦倒進調好味的肉餡里。這時才根據口味撒鹽。鹽一定要最后放,避免茴香過早出水。
包子面皮松軟得幾乎能呼吸,滾燙的肉汁裹著茴香獨特的濃香瞬間涌出——這樸實的煙火氣,是爐火純青的耐心,更是最踏實的人間暖意。別被那幾個要點嚇住,廚房里練練手,您也能蒸出這籠叫人眼饞的“白胖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