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位于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加納西鄰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因盛產黃金,獨立前稱“黃金海岸”。加納本是一個貧窮的西非國家,但自從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在內的淘金人來到這里后。加納就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之一,這里每年黃金產值20億美元。但如果你認為這里人人是有錢人,那就真的想錯了。
在我國,一直存在非洲淘金的傳說。03年有個中國商人帶著100萬來到加納,3年不到,這100萬就變成了1個億。后來非洲發財夢瞬間風靡全球,不止中國人,歐美各國也參與其中。圖為采礦的童工。
一群號稱上林幫的人以低廉的價格買了當地村民的地,開始了原始的采礦工作。原來的土地主人在花光買地錢后,也變成了勞工,為礦主賣力致死。
中國人來之前,上林幫完全靠手工淘金,以至于重金屬中毒時有發生。然而礦主并不擔心勞動力,當地人為了吃飯也紛紛加入淘金的行列,甚至拉上自己年幼的孩子。
中國人來后,給加納地區人們帶來了先進的淘金機械,帶來了挖掘機。但條件是掌控礦場股權,上林幫占40%,勞工10%,外來者分一半。
每年有360盎司的黃金從加納產出,沒有任何工人試圖私藏。在槍械和棍棒的打壓下,只有干活,才有飯吃。
加納本土人的淘金方式非常原始,濫砍濫伐,最后的收益仍不足機械化的20%。加納政府也因此打擊當地人私自掘金,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中國掘金者是帶著技術來的,顯然更受歡迎。圖為掘金后留下的重金屬超標深坑,在當地比比皆是。
盡管當地人們每天都能擁抱著黃金,但并沒有改變生活現狀。收入低下,甚至不能戶口,10歲左右的孩子就參與淘金工作。
大部分人也因為長期接觸重金屬,汞中毒更是比比皆是,一般人都活不過30歲。為了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繼續重復著毫無光明的生活。據悉,在加納的中國公民出境引發關注,他們大多是從2011年開始,懷揣著異國暴富夢的中國淘金者。主要來自廣西上林,也包括廣東、河南、浙江、陜西等地。日前中國駐加納大使館就一直提醒在加納的華人撤離,但由于高額的利益誘惑,有些人不愿意撤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