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阿強是一名大一男生,帶著一種痛苦的表情走進了咨詢室,說:“我嫉妒那些獲得成功的人,我甚至嫉妒我的好朋友拿到了一等獎學金,我覺得這很不正常,他們是我的朋友。我跟父母的關系也不好,很討厭他們把我像牌一樣跟人家比來比去,成績好就說我好,成績不好,就說我不好。小學時我成績不好,就一直被他們說。初中以后我發奮學業,成績好了,成績單拿回家,就往他們旁邊一扔,盡管他們開心得很,但我卻一點不覺得開心,他們不就是要這個嗎。”
阿強面對著大學校園里相對自由的學習氛圍,他曾經慣用的學習模式似乎在這塊新的土壤里栽種不出鮮花碩果。
他的嫉妒如此強烈地重新冒出來,以至于他覺得自己心胸狹窄,加上目前找不到明確的奮斗目標,為此他困惑而思索著。
他的父母在競爭激烈的企業工作,從小就喜歡拿他和別人比較,僅用成績來衡量他,僅以學習的結果來評判他。
每次他回到家, 父母問的話“就是成績怎么樣?”“你排第幾名?”等。
考得不好就要挨訓,考得好就很高興。
他對此都厭煩了,而且對父母的改變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即使拿出考得好的成績單,他也不稀罕父母的笑容。
讀小學的時候,他身體出了問題,成績退后不少,惹來了老師的勢利眼。那位老師對待成績差的與對待成績好的學生的態度是截然兩樣,他對此非常氣憤。
值得慶幸的是阿強在初中、高中時能夠主動找班主任,探討自己的人生困惑,這些老師都非常細心和耐心。
初中班主任幫他指出思想中的錯誤因素,幫他找到奮斗的目標,他的成績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高中班主任先幫他理清了早戀的問題,后又疏導了高三應試的壓力,他才得以成功地選擇求學方向。
他認為學業如果像哲學家種田一樣,一直在想,在說,而不去插秧、施肥的話,是永遠種不出糧食。
他覺得自己的這種學習模式在整個中學階段非常管用,因為它,他走在了同齡人的前列,成為一個強者,無須嫉妒別人,也因此不用再遭父母的數落,老師的冷眼。
這個世界就只有有實力的人才會成功,不成功的人,說什么都是空話,付出的努力都是白搭。
帶著這樣的信念他讀完了中學,也取得了較好的高考成績。
可是來到大學,沒有那么大的升學壓力,沒有那么多老師管著,也不用每天回家面對父母的
那張臉,他覺得自己的航標不清晰了,而且在高手如云的大學校園里,他不再是強者,所以他的嫉妒心如雨后春筍般滋長出來。
聽了阿強的故事后,我的心里即刻感受到這個問題的緊迫程度。
但是阿強在咨詢室里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咨詢時翻開筆記本,一條一條地講著,直到把他要說的都說完。
顯然這是一種非常有條理的表述,而且把問題也說得很完整。
首先,他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壓力下,學業的壓力,競爭的激烈都迫使他要爭取勝利,爭取好成績,所以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即使自己很努力,但只要結果失敗了,他在父母眼中就是失敗的,這使他的榮耀感、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所以他討厭父母。
其次,在他心目中偉大的老師形象也是齷齪的。
老師居然也和他父母一樣用勢利眼看人,讓他對這個世界更加失去了希望。
從此他的人生信念就改變了,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看結果以論英雄的。
他自己在父母和教師的影響下,不甘落后,不甘失敗,于是無論有多痛苦,他還是在競爭中掙扎著,指望以后出人頭地,可以報復這些對他勢利的人。
在高中畢業后的聚會時,他也做到了對以前那個勢利老師的鄙視和嘲諷。
我:你習慣了將自己與比你優異的人比較,一直生活在這種比較模式下不能自拔。
阿強:對啊,我來想一下。你說我有一種比較模式。如果我已經在外國定居了,我就不會嫉妒那些出國的了。如果我也成了名,我就不會嫉妒那些名人了。如果我考到前幾名,我也不會去嫉妒他們了,如果我當初沒有進入理科班,說不定我也會嫉妒理科班的同學的。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他意識到視野狹小不是說他看得少,聽得少,而是說他對事物的認識很狹窄,所以才會心胸狹窄嫉妒比自己優秀的人。
他想了一下說:“對啊,我嫉妒的其實不是他們跑步跑得快,唱歌唱得好,文章寫得好,而是他們因為這些而獲得的成功,得到的獎杯,得到的榮耀,還有那么多粉絲。再一想,我嫉妒的有財富、地位、成績,還有人家有一個好妻子,很幸福的樣子。難怪我初中的同學都說我興趣狹窄,只追求成績。”
他覺得我說很有道理,但他依然要我回答他的問題,怎么找到新動力,并且還擔心我會把他看成勢利的人。
我讓他讀我臉上的表情,他說我沒有用勢利的眼光看他。
這次他對我的耐心表示滿意,至此咨訪關系初步建立。
他告訴我他回了母校一趟,借機把以前對他不好的老師羞辱了一番,在那里他體驗到了復仇的快樂與風光,但依然覺得不開心。
于是我認為父母與老師在他童年時對他造成的創傷是深遠的,影響到他現在,讓他會產生嫉妒心理,事后又作理智分析。
因為他目前的興趣愛好只是學業、電腦游戲、看電影、聽音樂、釣魚等,都是一個人的活動。
我想讓他發展出一些和其他同學一起的集體活動,或者以前從沒有嘗試過的活動,目的是要打破他固有的活動方式。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強的病理性記憶,他11歲那年夏天,屋子里擠滿了親戚,那時候他成績很好,所有人都對他連連夸贊,當時心里特別滿足和自豪。
開學后父親把期中考成績單怒摔在茶幾上,玻璃炸裂的脆響,他感到內心的委屈。
我對阿強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他委屈的情緒下降了許多。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強興高采烈地跟我講他的發現。
他嘗試了做守門員,興趣愛好也擴展出寫作、唱經典歌曲、烹飪等,比上次的新穎了很多,也有更多人的參與,這是一個很好的轉變。
他告訴我,他認為要成為一個自強者,就要做到自立、自信和自尊,要用冷靜的頭腦看世界。
他與自己比是進步了,那就是一種自強的體現,所以他覺得在他的領域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也就成為強者了。
只要他自己進步了,自己具有了奮斗的強者精神,他就快樂了。
他終于想通了,走出了他思想的牢籠,走出了嫉妒的陷阱,從禁錮中跳了出來,找到了一個新的模式來適應他的大學生活。
看到阿強獲得如此深的感悟,我體驗到一個人頓悟后的那種喜悅感和興奮感。
在咨詢結束的時候他還提出,希望我能夠幫助更多像他一樣困惑苦惱的人。
這讓我看到阿強身上潛藏著的一股向上的力量和一顆善良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