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游新聞報道,6月29日,湖南24歲的周景明(現持有身份證上的名字)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自己請求改回曾用名朱雀玄武的申請暫未通過審批。郴州市桂陽縣公安局回復稱,反映人周景明(曾用名:朱云飛、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自2024年5月起先后多次申請更名,該局已為其改名三次,2025年6月24日提出的更名申請是近13個月來第11次。依據《民法典》,其頻繁申請更名已屬擾亂公共秩序、浪費行政資源。周景明稱頻繁改名的原因是自己想出名引發關注。
周景明從最初的朱云飛,到朱雀玄武,再到朱雀玄武敕令,如今又接連申請諸如“周天紫微大帝”“周黃帝武則天”等一系列讓人瞠目結舌的名字,還曾嘗試申請48字的超長名字,這頻繁改名的操作,一次次沖擊著大眾的認知。他直言想通過改名引發關注,目的就是想紅。他如此這般的操作已然不只是個人私事,更牽扯到公共秩序與資源合理利用的問題。
無論如何,姓名自由權不應成為博眼球的工具。
從個人角度追求獨特、渴望被關注,本無可厚非。但我國法律保障公民的姓名自由權,前提是不能“違背公序良俗”,更不能因為濫用權利損害公共利益。“周天紫微大帝”這類名字明顯超出了正常的姓名范疇,極易引發公眾誤解,與公序良俗背道而馳。
從社會公共秩序的層面來看,個人每一次姓名的變更,都涉及到戶籍系統更新、身份證重制、檔案信息調整等一系列復雜流程,這背后需要耗費大量的行政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周景明13個月申請了11次改名,已經屬于擾亂公共秩序、浪費行政資源的行為。倘若每個人都為了博眼球、出名,隨意且頻繁地申請改名,那戶籍管理秩序必將陷入混亂。
從社會風氣的角度來看,如今社交媒體發達,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年輕人又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如果這種帶有爭議性的頻繁改名行為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和規范,可能會讓一些人誤以為,只要足夠“出格”,就能輕松獲得關注,從而紛紛效仿。長此以往,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受到沖擊,人們不再通過踏實努力去實現夢想,而是一門心思尋找捷徑,這無疑會帶壞社會風氣。
這種頻繁改名博眼球的行為,本質是流量思維對個人選擇的滲透。想出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把改名當成“流量密碼”,濫用姓名自由權,擾亂公共秩序,則是萬萬不可取的。在追求個人目標時,應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與其在名字上玩花樣,不如在提升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畢竟,人生不是短跑沖刺,而是一場比拼耐力的長跑,靠才華和努力沉淀下來的價值,才是真正能站穩腳跟的“流量密碼”。
上游新聞 崔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