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作為百味之首,不管是什么美食,如果沒有鹽來調味,就會缺點味道。
如今食鹽的種類也是相當豐富,相比于過去鹽的種類多了不少,如果你去超市買鹽,就會面對琳瑯滿目的食鹽不知道如何買。
其中常見的就有海鹽、精鹽、高價鹽,還有加碘鹽、低鈉鹽、井鹽等不同品類,它們究竟有何區別?怎樣選擇才能滿足自己和家人的需求?
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讓您選購食用鹽不再迷茫。
一、什么是海鹽?
海鹽,顧名思義,是從海水中獲取的鹽。它的生產過程主要依靠自然的力量,通過海水引入鹽田,經過日曬蒸發,使水分逐漸蒸發,鹽分結晶析出。
傳統海鹽產區如我國的長蘆鹽場、鶯歌海鹽場,依靠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產出大量優質海鹽。
海鹽最大的特點在于保留了較多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如鈣、鎂、鉀等,這些微量元素賦予海鹽獨特的風味,一些高品質海鹽甚至帶有淡淡的海洋氣息。
海鹽的顆粒通常較大,結晶不規則,常用于烹飪中的后期調味,比如在煎牛排完成后,撒上少許海鹽,可以增添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在制作沙拉時,用海鹽來提味,也能讓食材的本味更加突出。
二、什么是精鹽?
精鹽是經過多道復雜工序加工而成的鹽。它以天然鹽礦、海鹽或湖鹽為原料,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工藝,去除了其中大部分的雜質和礦物質,純度非常高,氯化鈉含量通常在99%以上。
由于其純度高、顆粒細小均勻,在烹飪過程中更容易溶解,能快速與食材融合,是日常烹飪、腌制食物的常用鹽。
無論是炒菜、煲湯,還是制作面點,精鹽都能均勻地為食物增添咸味。不過,也正因為高度提純,精鹽中的微量元素幾乎流失殆盡,風味上相對單一。
三、高價鹽又是什么?
高價鹽種類繁多,涵蓋了各種特殊概念的鹽產品。比如玫瑰鹽,因其呈現出獨特的粉紅色而得名,主要產自巴基斯坦的鹽礦,它含有一定量的鐵元素,使得顏色別具一格,但從營養角度來看,其與普通食鹽并無顯著差異。
還有竹鹽,是以海鹽為原料,放入竹筒中,經過高溫煅燒制成,宣傳中常提及具有獨特的養生功效,但目前并沒有科學依據證實其具有特殊保健作用。
另外,一些進口的高端海鹽,如法國的蓋朗德鹽之花,因其產量稀少、手工采集,價格昂貴,主要用于高檔料理的裝飾和調味,突出菜品的精致感。
高價鹽往往在營銷上強調其獨特的產地、制作工藝或所謂的特殊功效,但實際上,從補充鈉元素和調味的基本功能來看,高價鹽與普通食鹽沒有本質區別。
而且它的特點之一,就是價格高,這也是它的最大缺點,不過愛買的人也不少,認為貴的就是好的。
四、加碘鹽,低鈉鹽和井鹽的特點和區別
加碘鹽是在食鹽中添加適量碘酸鉀或碘化鉀制成,目的是為了預防碘缺乏病。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兒童智力發育遲緩等問題。
我國曾因部分地區碘缺乏病高發,大力推廣加碘鹽,有效改善了國民的碘營養狀況。但對于一些高碘地區或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群,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食用。
而對于缺碘地區,才適宜吃加碘鹽,不然是沒有必要吃的,吃多了反而對身體不好。
低鈉鹽則是用部分氯化鉀替代氯化鈉,降低了鈉離子的含量,增加了鉀離子。對于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適量食用低鈉鹽有助于減少鈉的攝入,從而降低血壓,但高鉀血癥患者不宜食用。
井鹽是通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鹵水(天然形成或鹽礦注水后生成),制成的鹽。
井鹽產地多在四川、云南等地,像自貢井鹽歷史悠久,其生產過程與海鹽不同,不受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能穩定供應。
井鹽的成分與海鹽、湖鹽等相比,主要差別在于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和比例,不過在日常烹飪中的調味效果并無太大差異。
總的來說,在選購食用鹽時,要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烹飪需求和經濟條件來決定。
如果追求獨特風味,可選擇海鹽;日常烹飪,精鹽就能滿足需求;而高價鹽更多是一種消費升級的選擇,無需盲目跟風。
至于加碘鹽、低鈉鹽和井鹽,要結合個人身體情況和飲食習慣合理挑選,讓每一勺鹽都用得科學又健康。
另外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想要家人健康,就要少吃點鹽哦,很多的身體問題,都是吃鹽吃多了吃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