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車就抓緊時間,6月30日之前還有最后優惠!”2025年6月末,這句催促成了眾多汽車銷售門店的共同開場白。
6月28日起,包括深藍、極狐在內的多家車企先后發布公告,宣布此前的金融方案購車優惠和報價將于6月30日作廢,7月1日起將啟用全新的銷售政策。社交媒體上,更多品牌的銷售也紛紛暗示“價格抄底窗口即將關閉”。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車企集體官宣即將取消購車優惠后——6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金社平署名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文章尖銳指出“無序拼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已扭曲市場機制,必須“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這篇文章與市場動作的緊密銜接,絕非偶然。
價格戰為啥突然停了?
這場席卷車市的降價潮,在2025年達到白熱化。從年初開始,主流品牌紛紛卷入戰局。即使是傳統巨頭如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產也通過大幅終端優惠加入混戰,試圖守住市場份額。
然而,這場看似熱鬧的盛宴背后,是全行業的失血。2025年1-4月,車企平均利潤率已跌至4.1%的冰點,新能源品牌中盈利者寥寥。更嚴峻的是,“以價換量”的邊際效益急劇遞減。
數據顯示,盡管促銷力度不斷加大,2025年1-5月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增幅卻明顯放緩,部分品牌庫存壓力陡增。
行業危機引發了監管層的強力介入。5月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相繼發聲,明確反對“無底線價格戰”。6月11日,17家車企(涵蓋自主、合資、新勢力) 聯合宣布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縮短至60天內,旨在緩解產業鏈上游的生存壓力。此次多家車企同步叫停現有促銷政策,正是對監管信號的積極響應,也是行業從“價格血拼”轉向“價值求生”的集體自救行動。
價格戰到底害了誰?
“內卷式”價格戰的惡果早已顯現,遠非表面銷量的短暫狂歡所能掩蓋。
產業鏈深度承壓: 整車廠不斷壓縮成本的壓力,層層轉嫁至上游。2024年零部件及配件行業利潤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負債率卻攀升10.6%。供應商苦不堪言,“為滿足主機廠越來越低的報價要求,只能在材料、工藝上做減法,甚至犧牲長期可靠性”。
創新投入枯竭: 持續的價格戰嚴重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導致研發投入普遍下滑。當企業疲于應付眼前的生存戰,面向未來的技術儲備(如下一代電池、高階智駕、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必然受到冷落,核心競爭力被削弱。
“劣幣驅逐良幣”風險: 在極致壓價環境下,偷工減料、減質減配甚至模仿抄襲等亂象滋生,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擊了真正投入研發創新的企業積極性。
人民日報金社平文章精準點出其內耗本質:“內卷式”競爭則具有鮮明的內耗性,過多資源、要素投入低效競爭,抑制了創新活力的釋放,阻礙了供需間高水平動態平衡的形成,還直接影響員工工資水平、政府稅收收入、未來投資信心,進而影響經濟發展全局。”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
政策如何出手整治?
破除“內卷式”競爭,關鍵在于統籌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人民日報金社平文章釋放的信號,背后是一套系統性的政策組合拳:
統一市場,破除壁壘:年初發布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明確提出“防止出臺或實施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廣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公平競爭先行區、浙江深化省域公平競爭改革等地方實踐,正著力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市場分割。
規范政府行為,遏制惡性干預:4月20日實施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劍指地方政府“補貼競賽”和“政策洼地”,要求在給予優惠政策時堅持合法合規、一視同仁。
保護產業鏈弱勢環節:6月1日生效的新版《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為供應商權益提供了更強法律保障,與車企主動縮短賬期的行動形成呼應。
強化監管執法:工信部等部門加強產品一致性抽查,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拳整治劣質低價、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抬高違法成本。
標準引領升級:僅5月份全國就新增421項行業標準(涵蓋電池安全、智能網聯、能耗效率等),通過設立技術門檻,引導行業從低質低價競爭轉向高價值比拼。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越有效。” 人民日報金社平文章點明了破除內卷的核心邏輯——通過制度設計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讓資源流向效率更高、創新更強的企業。
小結:
簡單說,價格戰被喊停了。車市不打價格戰后,以后拼的是 “真本事”。就像汽車銷售在朋友圈里說 “優惠到期”,其實是車市的一個轉折點:以前靠打價格戰 “野蠻生長”,現在要靠技術、服務和品牌 “正經競爭” 了。
短期內買車可能沒那么多便宜可占,競爭力不強的品牌也會倒閉一批,但長遠看,車企會把錢花在研發上,我們能買到更安全、更智能的車,中國汽車也能在全球更有競爭力 —— 就像手機行業從 “低價拼殺” 到 “華為、小米闖全球” 一樣,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文|李健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