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洋
(這是學員寫的第145篇文章)
大家好,我叫思洋,是春春的丈夫。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口罩期席卷著各行各業,我創立十年的企業也危在旦夕,痛心疾首,伴隨著無奈,我選擇停止了我十年的創業,那個時候我的內心猶如刀絞。
仿佛自己精心呵護了10年的孩子,突然就沒了,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十年的心血,我非但沒能兌現“讓家人過得更好”的承諾,反而給家人帶來了近百萬的債務,這么多年心血,等于我白忙活了一場,還連累家人負債累累。
這種挫敗給我的心靈帶來沉重的打擊。
那個時候,我身心俱疲,仿佛是一個站在人生寒冬低谷里的孩子,茫然而又手足無措,更不知活著的意義。
現在回頭來看,我太理解那些創業者所承受的創業壓力,太佩服他們的堅韌了。
燃燒與灰燼
那十年,我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
我深信,只要我夠努力夠刻苦,就一定可以為家庭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但現實卻一次次狠抽我的耳光,面對資金鏈屢屢告急……我四處“救火”,拆東墻補西墻。
抵押房產、求遍親友、求爺爺告奶奶,卻背上沉重的擔保。支撐我的,只剩“翻盤”的幻想和對家人越來越深的愧疚。
后來口罩期的到來,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殘酷的現實告訴我:你徹底失敗了。
我遣散了團隊,關閉公司,站在空蕩的辦公室,巨大的窒息感讓我無法呼吸:十年奮斗,成了一場禍及家人的災難。
我是失敗的創業者,更是家庭的“負債者”。
深淵中的自我放逐
關閉公司后在家的日子,對于我而言是灰色的囚籠。
房貸、學費、各種欠款、催款……每一筆都沉重地砸在我的心頭,更壓得我無法呼吸。
更煎熬的是我的內心的崩塌,我無數次夜不能寐,焦慮不安,深夜里在客廳中來回踱步,一遍遍問自己:
“項目選錯了嗎?是不是一開始就錯了方向?”
“管理太獨斷嗎?”
“如此拼命,為何還是慘敗?努力有意義嗎?”
隨之而來的是失眠、脫發、心臟不舒服,整個人頗為頹廢。
為了給自己壓抑的情緒找到宣泄口,我開始瘋狂地玩游戲。
當在虛擬的世界,我帶領千人聯盟奪得服務器“霸業”桂冠時,盟友的歡呼、虛擬的榮光,讓我短暫地嘗到了一絲“價值感和成就感”,也找到一絲活著的樂趣。
至少在這里,我的策略有效,我還是一個“有用的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用游戲來逃避現實,麻痹自己。
微光與靜心的啟示
也是在這個時候,身邊的妻子為我點亮了一盞燈。
面對這場風暴,她沒有過多怨言,反過來安慰我,她常和我細數我們當下所擁有的,教會我看到自己的富足。
同時,她開始帶我探索“修心”之道。
一開始,她每天在家用音箱播放《道德經》《了凡四訓》和各種經典的解讀,幫助我“靜”下心來。
而后,她又開始跟隨涔汐老師修心,我受到妻子的影響,也開始聽修心修德課,內觀自己,降服焦躁的心。
以前她常會埋怨我沉迷于游戲,修心后她漸漸地不說我了,反過來對我更加溫柔、包容和體貼。
她還對我說:
“先把心靜下來,心亂了,看什么都是死胡同。”
“只想著賺錢,反而賺不到錢。心被焦慮塞滿,就看不見真正的路。試試想想:你能幫別人解決什么問題?真正的生意,根基在于‘利他’,幫助顧客解決問題。”
靜中生慧:看見敏感肌的藍海
“利他”?我的項目,到底為客戶解決了什么痛?創造了什么真價值?
當我以一顆“靜”下來的心去觀察和思考時,視角神奇地轉變了。我開始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傾聽抱怨,上網看各種困擾帖。
因為我新負責的項目是護膚,一天,我偶然看到某書上,很多敏感肌的顧客,都在抱怨,很難買到合適的護膚品。
要不就只能用無功無過的產品,吐槽很多所謂“功效”的產品她都不敢碰,一用就刺痛泛紅。
這個洞察讓我心頭一震!過去的經驗告訴我,找到未被滿足的痛點就是機會!我立刻行動:查資料、做調研、混跡線上傾聽大家的“吐槽”。
很快確認:這確實是片巨大藍海!敏感肌用戶要么忍著不適用功效產品,要么只能用溫和但無效的基礎品。
正好,我所在的集團,有高端制藥技術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群啊。
正是因為自己的心“靜”下來,用利他的思想,才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啊。
這個清晰有力的使命而出,我的目標豁然開朗,市場思路清晰涌現。迷霧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座燈塔。
告別虛幻,重踏征途
有了清晰的目標和方向后,我幾乎沒有猶豫,卸載了游戲,清空了相關程序。
帶著滿滿的斗志,精神抖擻,重新再創業。
其實一直以來,我的內心很清楚,我并非真的沉迷游戲,也不是真的喜歡玩游戲,只是想通過游戲逃避生活中無處宣泄的壓力,尋找成就感和價值感。
這么多年,面對父母的否定,我總想著要證明自己。但隨著我的妻子修心后對我的影響,我要踐行利他。
這一次,驅動我的不再是利益和證明欲,而是那個清晰的“利他”目標。
這種驅動力截然不同,倘若我再一次遇到困難,利他心能夠幫助我更快回歸“如何更好服務用戶”上,決策取舍,偏向長期價值和用戶利益;面對質疑,我的內心也多了一份源于使命的堅定。
我悟到了:原來這就是商道。
生活即道場:在壓力中找到平衡
跟隨妻子一起修心后,我的心態發生了天壤之別的改變。
我開始放下急功近利之心,而是踏踏實實,日拱一卒,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前行。
我更深的領悟是:“修心”不僅僅關乎創業,更在于生活的點滴。
過去十來年時間,我的眼中只有工作,常常忽略家人。而現在,我開始懂得了去“看見”家人,積極承擔家庭責任,體恤妻子的辛勞。
即使忙碌,我也會抽出時間陪孩子學習玩耍,耐心聽他們的分享;經常與妻子一起下廚,將做飯變成享受和愛的表達;經常積極主動打掃衛生,不再覺得家務只是妻子的事,跟丈夫無關。
看到一位博主為家人親手發酵可可豆做巧克力,我也想嘗試著拾起一些與賺錢無關的興趣,研究建模做個實用小物件等,因此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種種樂趣。
過年時朋友聚會,大家都說我的身上越來越有了煙火味。
萬事萬物都是修心,其實這些看似“無用之事”卻極大地滋養了我的心靈,讓我更輕松更智慧地去經營自己的事業。
真正的“修心”,是在柴米油鹽、人生風雨、事業起伏中,找到一份平和、智慧與愛意,去擁抱生活本身。
世事萬物,皆是道場。
修心,真的改變了我們全家,讓我學會了知足常樂,利他才是利己,在點滴中品味人生的幸福。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