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越來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朋友小林紅著眼眶跟我傾訴,“8歲的兒子,老師說他成績倒是不錯,可與同學、與老師都不怎么說話。平時我問他幾句吧,他就點頭、搖頭地回應我?!?/p>
我想到了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里的男孩朱朝陽,班主任也曾找過朱朝陽媽媽說他不合群,但朱朝陽母親當時回應是:“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應該是進入社會的事。”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母親回復他的班主任
好在朋友小林不是這么想,她還是想再次走進兒子的世界。
01:為什么孩子的心門會關閉?
很多孩子在7-10歲這個關鍵期,逐漸關閉了與父母溝通的大門。
我們總以為是孩子“長大了”,卻忽略了他們正處于心理認知快速發育的黃金階段,也是親子溝通的“分水嶺”。
現實生活里,忙碌一天的父母下班回家后,問得最多的兩句話卻是:
“今天學了什么?”
“作業寫完了嗎?”
這一類任務式的盤問,讓孩子感受不到真誠,也就漸漸關上了心門。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母親的看法
02:“普通聊天”與“高質量對話”的天壤之別
兒童教育專家錢志亮曾說:“親子關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親子關系建立好?!?/p>
而能真正改善親子關系的,是那些看似“無意義”的開放話題。
《隱秘的角落》母親要上夜班,叮囑兒子好好吃飯
一位媽媽用“蘇格拉底提問法”和孩子探討“沉迷愛好是好事還是壞事”:
- 你平時有什么愛好?(從具體入手)
- 你為什么喜歡這項活動?(分析原因)
- 做這項活動時,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區分特征)
- 你覺得沉迷于這項活動,對你有幫助還是有影響?(辯證思考)
- 我們怎么做,才能讓愛好變成好事呢?(自主總結)
這位媽媽沒有直接說教,而是層層遞進引導孩子去思考。
短短一周,孩子從被動回答者變成主動提問者,表達能力突飛猛進。
03:365夜陪伴計劃,把教育藏進愛的對話
《孩子越聊越出色:365個睡前親子話題》如同一座溝通的橋梁。
書中將話題科學分為24個成長維度,從邏輯思維、社交能力到情緒管理,覆蓋孩子發展的全維度需求。
每個話題都有3個延展的問題或者提示,連最不善言辭的父母也能輕松上手。
手賬達人還可以記錄下親子之間的真實對話,把它做成精美的作品,太治愈了!
書中暗藏的成長階梯清晰可見:
第一周可能只是簡單問答;
一個月后孩子開始主動分享校園趣事;
三個月后,老師發現作文更有情感深度,課堂發言更積極。
04:改變悄然發生,未來清晰可見
小林堅持用這本書一個月后,最大的收獲不是成績提升,而是那句:“我兒子重新讓我走進他的世界了。”
那個曾經在小朋友中屢遭排擠的男孩,現在“脫胎換骨”,在聚會中能輕松融入陌生小朋友群體,甚至成為小團隊中的領導者——思路清晰、表達流暢、說服力強。只因媽媽每天用書中話題結合蘇格拉底提問法,激活了他的思辨與表達力。
如果你也不知道該跟孩子怎么聊天,如果你家孩子也不愛跟你說話,如果老師或其他家長暗示孩子不合群,試試用《孩子越聊越出色:365個睡前親子話題》,每晚跟孩子聊一聊吧!
每晚10分鐘,一年后孩子收獲的是:
? 邏輯清晰的語言表達
? 豐富立體的情感認知
? 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不能讓孩子成為《隱秘角落》里的“朱朝陽”,我們也一定不是朱朝陽那樣的父母。我們有一天,還是會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的!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母親叮囑兒子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