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初七臨近,伏天腳步加緊,田間地頭要當心。此時節大日頭毒得很,地里莊稼怕曬蔫,菜園果蔬怕烤焦。老輩人說“六月初七天門開”,祈風雨盼的是風調雨順保收成。
可如今天氣預報講,未來幾天高溫高濕“雙碰頭”,麻煩不小。玉米正拔節,大豆剛結莢,最怕悶熱天里病害生。葉子上要是爬滿灰霉點,果子上要是長起爛斑點,收成就懸了。
山區種烤煙的鄉親注意,遮陽網該拉就得拉,別等葉子曬出“黃疤”。平原種玉米的,地頭溝渠得疏通,怕的是突降暴雨積了水。
菜園里的辣椒茄子,正午別澆水,地溫高時澆等于“燙根”。老辦法里有智慧,比如割些野草鋪壟間,既能保墑又能擋毒日頭。不過咱也得結合科學,防蟲藥該打就打,但要選早晚涼快時候。
養殖的老鄉注意,雞棚鴨舍要通風,高濕天里糞便勤清理,免得疫病傳。有人覺得老講究是“迷信”,其實里面藏著護田護莊稼的門道。
就像“天門開”祈風雨,本質是咱農人對好天氣的期盼。但如今不能只靠祈盼,得盯著天氣預報主動防。未來一周高溫不退,各地得按莊稼脾氣來應對。
丘陵種柑橘的,樹冠噴水別在中午,傍晚噴能降溫又保濕。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位別太高,保持淺濕透氣根才壯。有人可能犯愁,這么多活計從哪下手?
別急,先查自家田弱點。曬蔫的苗子先補水,但別猛灌,順著根慢慢澆。
葉面肥選含鉀的,傍晚噴,幫莊稼抗住高溫烤。傳統里的“除日”大掃除,對應到田里就是清雜草、去病枝。把枯葉子爛果子清出田,能減少病害藏身地,這招很實在。
我個人覺得,老習俗和新辦法不沖突,都是為了莊稼好。
關鍵是咱得眼里盯著天,手里忙著護,心里算著收成賬。現在該做的事很明確:先查作物有沒有曬蔫、泡水、生蟲。
然后按地塊按品種,該遮陽的遮陽,該排水的排水,該打藥的打藥。拿不準的問問村里的老把式,或者農技站的技術員,別悶頭干。天氣再難,咱農人有辦法,老輩傳下的智慧,加上現在的技術,總能應對。
記住,護好莊稼靠的是眼里有活、手里有招,日子才能有盼頭。
最后提醒,高溫天出門干活帶草帽,多喝水,別中暑,身子骨才是本錢。只要咱把田侍弄好了,老天給的考驗也能變成豐收的鋪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