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那片黃皮樹,今年怕是要“守寡”了。去年暑假回村,熟透的黃皮掛在枝頭,風一吹掉得滿地都是。以前堂弟總爬樹摘果,現在樹底下連個撿果的人影都沒有。
陳叔蹲在樹邊抽煙:“賣黃皮?連化肥錢都撈不回來。
”十年前家家戶戶種黃皮,熟了挨家挨戶送,小孩放學就往村口跑。
現在村里年輕人都去縣城打工,剩下老人種點糧食湊合。黃皮結果就半個月,以前全家上陣,現在找三五個摘果的都難。
王大叔家結了四五百斤,光爬樹人工費就五百,算下來一斤才掙兩毛。
賣黃皮的攤子前,年輕人挑車厘子榴蓮,黃皮堆成山沒人問。有姑娘捏著黃皮皺眉:“又酸又難剝,籽還扎手,誰吃這個?”老輩人直嘆氣:“當年我們當寶貝,現在年輕人連吃法都不會。
”有人試種改良品種,個頭大籽少,拉到市場還是沒人要。李嬸嫌新果沒老味道:“甜是甜了,總覺得少點啥。”更慘的是嫁接失敗的樹,果子又小又酸,熟透了掉泥里,雞都不啄。
李嬸后院那棵,樹皮長了青苔,葉子被蟲蛀得像破布。她說:“再過幾年,怕是連樹都活不成咯。”聽說廣東有人收黃皮做酒,一斤給五塊,可運費比果子還貴。
鎮上快遞點直擺手:“小縣城發這東西,賠本買賣誰干?
”年輕果農砍了黃皮改種砂糖橘:“難賣是難賣,至少能上網發省外。
”老果農守著老樹抹淚:“這是祖輩傳的,砍了,對不起先人。”直播平臺來拍過,播了倆月,訂單比平時還少。
主播撓頭:“城里人就愛追網紅水果,誰看這老土東西?
”村尾祠堂掛著“黃皮樹非遺保護”橫幅,牌子歪了,字都被雨沖花了。
沒人去看,陳伯蹲在樹下嘆氣:“等我種不動了,這些樹也就荒完了。”問他試不試新法子,他抽了口煙:“試?
試也白試,等死了拉倒。
”農科所研究員說要重新包裝,可村里誰懂那些“花把式”?未來幾天雨水多,黃皮該熟得更快了,可樹上的果,怕是要爛在枝上。
老果樹守著老味道,可市場不認老交情。這些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黃皮樹,真要“斷代”了?
你老家有這樣的老果樹嗎?它們現在過得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