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軍撕毀了與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執行其巴巴羅薩計劃。
戰爭開始后,德軍便憑借其閃電戰的攻勢占領了大片蘇聯的領土,并且讓蘇聯方面損失慘重。
可令德國高層沒想到的是數萬德軍在莫斯科成片凍死,那么德軍為什么會遭遇這樣的困境,他們又為何不選擇燒樹木取暖的方式呢?
一、狂妄自大,終陷困境
1941年6月,德國大舉進攻蘇聯邊境。
戰爭之初,德軍的轟炸機就摧毀了位于蘇德邊境的數座機場,這也讓蘇聯徹底喪失了制空權。
隨后德軍地面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發揮其閃電戰的優勢,迅速對蘇聯軍隊進行合圍。
而面對德軍的重重包圍,蘇聯方面卻是節節敗退,最終有三十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
要說德軍在前期打的如此順利,除了因為其推進速度極快,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外。
更重要的是蘇聯軍隊因為大清洗,戰斗指揮官嚴重不足,這也間接導致了蘇聯整體軍事實力的削弱。
當前線的戰報送達到希特勒的面前,狂妄的希特勒認為德軍一定可以在冬季到來之前占領莫斯科。
于是就在德軍距離莫斯科還有300多公里的時候,他們突然掉頭開赴烏克蘭,準備先奪取烏克蘭。
而德軍這么一來一回,不僅錯失了拿下莫斯科的絕佳時機,也讓蘇聯方面有了時間喘息,并在之后讓德軍吃盡了苦頭。
9月30日,數百萬德軍終于再次在莫斯科附近集結,開戰之前他們甚至自大的認為用不了10天就能拿下莫斯科。
德軍進入蘇聯時是夏季,再加上德軍認為將蘇聯從地圖上抹除根本不需要太多時間,因此便沒有準備足夠的棉服等過冬物資。
再加上戰線過長,導致了德軍后勤運輸的距離過長,許多德軍士兵所必需的棉衣、手套等御寒物資一時無法及時運抵前線。
為了抵御寒冷的冬天,一些德軍士兵選擇燃燒汽油進行取暖,這更加重了前線物資補給的困難。
這時有人會問了,既然汽油和過冬物資準備不足,德軍為什么不就地取材,燃燒附近的樹木進行取暖呢?
這時就不得不提蘇聯方面為了應對德軍到來所做出的反應。
二、堅壁清野,德軍死傷連連
1812 年,拿破侖親率法軍遠征俄國。在此期間,法軍相繼攻克維爾諾、明斯克等城,隨后長驅直入俄國腹心之地。
但是由于法軍這次征戰路途遙遠,再加上戰線拖得太長,后勤供應不上,給養困難,導致法軍補給十分困難。
令法軍更為絕望的是:進攻俄國時雖僅至 11 月,早臨的寒潮已使俄羅斯大地淪為冰天雪地之境,法軍每日于嚴寒中凍死數千人。
不久之后,法軍損失慘重,達五十多萬之眾,最終僅余兩萬余人。
拿破侖窮途末路,束手無策,只得狼狽而逃。
其昔日的威風蕩然無存,徒留敗者的倉皇之態。
在今時,狂妄至極的希特勒及其德國軍隊,必然要重蹈拿破侖的覆轍,為自身行徑承受沉重且慘痛的代價。
早在德軍進攻蘇聯的那個夏天,蘇聯便采取了和俄軍對付法軍一樣的策略,那便是對城市進行堅壁清野。
就在蘇聯軍隊帶著附近的老百姓撤離到后方的過程中,他們將能帶走的一切東西都帶走了。
蘇聯百姓家中的糧食被全部裝車帶走,家中的牛羊也被全部趕到了后方。
對于那些帶不走的房屋和莊稼,蘇聯人選擇了一把火燒掉,就連附近的森林也不可避免地來上一把火。
就這樣,等到德軍來到這些地方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村莊不僅沒有任何的居民,全部都化為了一片灰燼。
當時蘇聯上下同仇敵愾,誓要把德軍趕出自己的家園。
在蘇聯人看來絕對不能給德國人留下一粒糧食、一根柴火,即便是全部毀掉也不能讓敵人利用上。
這樣一來德軍的攻勢勢必受到阻礙,由于無法從占領地獲得糧食,前線德軍的糧食補給只得靠后方運輸。
在運輸途中還時不時的有蘇聯游擊隊的襲擊,但是這還不是最大的考驗,最難的莫過于寒冷的氣溫。
也許是上天幫忙,當年蘇聯的氣溫達到了零下四十度。
由于蘇聯人在撤退前早就將當地一切可以燃燒取暖的東西帶走或者燒掉,這使得德軍想要找到一些東西取暖顯得十分困難,更不要說燒樹木取暖了。
就算幸運,小部分人能找到木柴,也無法直接燒火取暖,一旦產生濃煙,蘇聯游擊隊會迅速發現,然后小股殲滅。
或許你會說,為什么不挖壕溝抱團取暖?零下40多度的凍土,挖掘機來了也不好使。
除此之外,由于后方補給不能按時送達,這使得德軍的機械化部隊沒有燃料,一時無法推進,許多坦克發動機因為寒冷而無法啟動。
就這樣許多的德軍士兵和武器,因為寒冬而折在了莫斯科的郊外。
三、蘇軍反攻,大戰落下帷幕
盡管前線士兵早已經出現了眾多凍死凍傷的情況,但是在后方的希特勒,拒絕了手下將軍們撤退的建議。
他固執的表示:每一個士兵都必須堅守陣地,絕對不能后撤一步。
此時蘇聯方面卻做出了新的作戰部署,在確認了日本不會從我國的東北進攻蘇聯遠東地區后,蘇聯將駐扎在此地的上百萬軍隊調往了莫斯科戰場。
遠東地區的雪地師由于長期在嚴寒地區作戰,適應了這種氣候。
因此他們被調集到莫斯科戰場后,不僅能很快適應戰場環境,同時憑借著豐富的作戰經驗,給予了德軍沉重的打擊。
雪地上的蘇軍士兵,踩著滑雪板如同幽靈一般,出現在德軍士兵的周圍,成為了德軍的噩夢。
為了能夠鼓舞蘇聯人民,堅定他們抵抗的信心,斯大林冒著大雪,在莫斯科的紅場進行了閱兵,閱兵結束后這些部隊便開赴了戰場。
在蘇聯軍民的一致努力下,終于打敗了莫斯科附近的德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為了這場戰爭,蘇聯付出了70萬傷亡的代價。
但是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向蘇聯人民宣告,同時也是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法西斯不是不可戰勝的,最終在1945年德國無條件投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