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硝煙在陳官莊上空彌漫,國民黨第二兵團司令部此時早已沒了往日的囂張和自信,陷入了一片混亂、恐慌中。
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兵圍困,兵團司令邱清泉已經失去了戰斗意志,只是喃喃地說“崩潰了,真正崩潰了”,還拿出一瓶酒獨自悶灌。
到了9日,陳官莊已經全部籠罩在解放軍的炮火下,杜聿明、邱清泉等人也迎來了最后的時刻。邱清泉對著電話大吼:“我已經不能統一指揮了,你們自己決定行動吧。”說罷,他就去見了杜聿明,在特務營的簇擁、保護下試圖突圍。
剛出陳官莊,隊伍就亂了,杜聿明在10日凌晨被解放軍俘虜。而邱清泉則被擊斃,時年47歲,其最后的尊榮也被歷史記錄,作為見證新中國成立的貴重歷史文物,被永久珍藏在了“淮海戰役紀念館”中。
應該說,邱清泉對中華民族是有貢獻的。作為國民黨軍隊中少見的文武雙全的將才,他不但擅長治軍,還精通英文、德文,先后撰寫了《教戰一、二集》《建軍從論》等軍事著作。北伐戰爭時,邱清泉多次主動請戰,立過一些戰功,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抗日戰爭中,邱清泉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戰功,成為有功于國家和民族的抗日名將。
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邱清泉卻選擇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終于導致了被解放軍擊斃的結局,只給后人留下了些許唏噓和嘆息。
邱清泉死后,他的兩任妻子、6個子女結局又是如何呢?
01邱清泉的學生時代
邱清泉出生于1902年,是浙江省永嘉縣人。邱清泉的父親做過小工,也和弟弟一起經營了魚行,所以家境還算不錯,還購買了一些田地。
8歲時,邱清泉就被父親送進私塾念書,10歲時上了基圣小學堂。邱清泉自幼勤奮好學,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
1916年,14歲的邱清泉考上了縣城的高等小學,并最終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之后又考上了設在溫州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并且又以第二名的好成績從該校畢業。
縱觀邱清泉的學生時代,這就是一個純粹學霸的存在,稱得上是才華橫溢、飽讀詩書。如果不是戰爭和時局的影響,他或許會成長為一名儒雅的學者,但在那樣的年代,人的命運往往是難以自主的。
1922年,邱清泉考入了上海大學社會系,當時該校校長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受其影響,邱清泉對國民黨的主張十分認同,認為國民黨是正統。
到了1924年,上海大學流傳著“革命到黃埔去”的口號,而邱清泉雖然讀了許多書,但卻非常迷信,他找人給自己算了一卦,說其“運勢向南,有貴人相助”。
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的邱清泉也非常向往南方,決定到廣州去碰碰運氣。之后,邱清泉考取了黃埔軍校二期的工兵科,也開啟了他的軍人生涯。
從一個純粹的學生到國民政府的軍人,邱清泉用腳投票,完成了身份的轉變。
02邱清泉的軍旅生涯
1925年9月,邱清泉從黃埔畢業后就參加了東征,被編入國民革命第一軍,擔任少尉排長,正式成為了一名軍官。
不過,早年的邱清泉雖然畢業于名將輩出的黃埔前四期,但他并沒有官運亨通,也沒有受到特別的賞識。直到1933年仍然名不見經傳,且戰績平平,只不過是在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謀了一個少將處長的閑差。
當然,對于許多人來說,三十出頭的少將已經是非常逆天的存在了,但自負的邱清泉卻認為自己不應該就此被擱置,自己應該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發揮更大的作用。
幸運的是,邱清泉很快就迎來了轉機。1934年5月,一向仰慕德國軍事思想的蔣介石決定派出出身黃埔的青壯年軍官到德國留學,還為此進行了專門的考試。
這時候,邱清泉再一次學霸附體,又是考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了一個極為珍貴的名額,跟隨其他幾個經考試過關的同仁在當年7月前往了德國。
正是這一次的經歷使得邱清泉進入到了蔣介石的視野中,蔣介石開始對這個以往并不怎么突出的學生另眼相看,多了一層關注。
在德國,邱清泉的軍事素養再一次得到了升華,他在柏林陸軍大學深造,研究戰術戰略,除學習巴爾克、斯蒂芬等人的軍事著作外,還致力于研習古得里安的裝甲騎兵戰術,甚至還預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會是機械化部隊的舞臺。
1937年5月,邱清泉學成回國沒多久,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身為軍人的他也走上了抗日的戰場。在南京保衛戰中,邱清泉參與指揮了紫金山戰斗。南京淪陷后,邱清泉來不及撤退,被困在城中,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得以脫身。
客觀來說,邱清泉在抗戰中還是非常得力的,早在1938年3月,從南京脫困的邱清泉就出任了由陸軍裝甲兵團擴編而成的第二○○師少將副師長,而師長則是杜聿明。
之后,邱清泉率領機械化縱隊參加了蘭封戰役、信陽戰役等,還親率裝甲兵深入敵后,令日軍生畏。
在1944年6月的滇西反擊戰中,邱清泉再次發揮他“邱瘋子”的特性,親自率軍切斷日軍退路,使日軍不能相互呼應,打得敵人魂不附體。隨后,他又親自率軍打通了滇緬公路。
無疑,邱清泉是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做出過貢獻的抗日名將。
只不過,邱清泉對國民黨和蔣介石愚忠,在解放戰爭中甘愿被驅使,在蔣介石的不斷加官進爵中死心塌地為其效命,最終殞命疆場。
03邱清泉的妻子兒女
邱清泉有兩任妻子,前妻黃氏和邱清泉是包辦婚姻,彼此沒有多少愛情,所以邱清泉1927年遇見情投意合的葉蕤君時,便跟黃氏離婚,兩年后與葉蕤君結婚。
黃氏生有1子,葉蕤君生有3子2女。4個兒子中除一人姓名不詳,其余三人分別是邱國賢、邱國渭、邱昆侖;兩個女兒分別是邱莉娜、邱莉娃。
邱清泉妻子兒女身在南京,得到邱清泉戰死后,悲痛不已,在他的靈堂前大哭不止。他們原以為蔣介石和國民黨會感念邱清泉的功勞,善待他們,卻沒有料到邱清泉為之“盡忠”的“黨國”對他們不聞不問,極盡涼薄。
當時的國民黨大廈將傾,各個大佬都在忙著轉移財產和逃命,又有誰顧得上這個曾為“黨國”浴血奮戰的家眷呢?在邱清泉死后3個多月后的4月20日,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蔣介石和國民黨便拋下了他們,火速逃往臺灣。
南京解放后不久,黃氏、葉蕤君帶著6個子女,跟著國民黨敗軍一路南逃,途中被解放軍俘虜。解放軍不但沒有為難他們,反而發給他們路費和通行證,幫助他們前往臺灣。
其中,邱國渭親眼目睹解放軍的仁義之舉,被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感化,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添磚加瓦。葉蕤君沒有強求邱國渭隨他們一起去臺灣,認為解放軍如此仁義,兒子留下來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葉蕤君帶著孩子們去到臺灣后,并沒有獲得應有的優待,當時的臺灣一片混亂,大家都在忙著爭權奪利,根本無暇顧及一個陣亡者的家眷,所謂人走茶涼也不過如此。
無奈之下,黃氏、葉蕤君只得帶著3子2女,前往美國艱難謀生。他們不分晝夜、胼手胝足,四處奔波、流汗流淚,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送入大學。黃氏、葉蕤君的辛苦付出最終沒有白費,3子2女個個長大成才,對她們也很孝順。
黃氏、葉蕤君和3子2女沒有忘記邱清泉,幾乎每年都會回浙江老家給丈夫和父親掃墓。20世紀80年代,葉蕤君還曾回國探親,在杭州與邱清泉的堂弟邱清華(中國共產黨員,浙南走出的浙江省領導)見了一面。
與在美國定居的母親和兄弟姐妹相比,留在國內的邱國渭雖然獨自一人,但在黨的關懷下,他1952年從圣約翰大學畢業后,被安排在上海圖書館工作。在圖書館工作期間,邱國渭邂逅了自己的愛情,他的女友十分漂亮,還是袁世凱的后人。當時也有許多人在追求她,但她卻唯獨鐘情于邱國渭,二人最終結為夫妻,并生有3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五口的日子過得讓人羨慕。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邱國渭的妻子不幸在鄉下染上重病,因為鄉下醫療條件落后,不治而亡。
特殊時期,邱國渭因身份原因受到沖擊,后來得到平反。1983年,邱國渭擔任了上海市政協六屆委員,這是特邀人士界別,早期全都是社會名流或特殊人士,比如張學良的衛隊長孫銘九、康有為的兒媳等。
后來,為了能和家人團聚,邱國渭帶著自己的3個女兒,移居美國。
應該說,邱清泉的一生跌宕起伏,有功有過,毀譽參半,他結局是叫人扼腕嘆息的。但他有兩個好妻子,加上遇到的是仁義的共產黨,所以他的親人都過得很好,總算有了完滿的結局,這應該可以讓他在天堂里微笑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