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咨詢:
張律師,我家人因為受賄被留置,金額是145萬元。其中45萬元沒真正收到,是對方說好了準備給,但還沒給。他現在在監察委階段已經全額退贓了,而且主動交代了另外90萬元,是調查人員原來沒掌握的。他態度也很好,我們家人就很擔心:這種情況怎么判?有沒有緩刑的可能?罰金大概會是多少?
張律師答復:
這個案子我看下來,關鍵看以下幾個問題:涉案金額的認定、哪些是既遂哪些是未遂、退贓與供述的價值、是否存在從輕或者緩刑的空間。下面我詳細回答一下。
一、145萬元的受賄,屬于什么量刑檔次?
根據《刑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
2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屬于“數額巨大”,應當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所以,涉案145萬元,法律上屬于“數額巨大”,量刑的法定區間是3到10年之間
法院在具體判刑時,還會結合實際情節來看有沒有從輕的空間。
二、45萬元沒有拿到,這部分怎么處理?
如果這45萬元是還沒實際交付的,僅僅是對方說愿意給,或者談好了準備給,辦案機關有證據能證明這個“承諾”存在,但錢還沒到賬,那有可能屬于“犯罪未遂”。
根據《刑法》: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能不能把這部分定成“未遂”,要看有沒有確切的證據,比如聊天記錄、錄音、對方證言等。如果這部分爭取下來,實際的既遂金額就剩100萬元左右,量刑壓力會降低。
三、權錢交易的隱蔽辯點
在每一起受賄犯罪事實中,我們都會細致審查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不明顯”的情況。正常工作職權下的服務: 有些情況下,行為人可能是在履行正常工作職責,為管理服務對象進行咨詢、分析,或提供技術勞務支持。如果并非明確索要財物,而是對方強行給予,或者這些“幫助”并未直接導致國家利益受損,那么這些情節都有可能作為酌定從輕的理由。這需要對每一筆受賄事實進行深入剖析,查清其背后的真實性質。
主動索要還是被動接受:是明確向對方索要錢財,還是對方主動、強行給予,這反映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深淺,也會影響量刑。
四、全額退贓和主動交代,有沒有從輕空間?
你說你家人已經退了全部的贓款,而且主動交代了辦案人員原來沒掌握的90萬元,這個非常關鍵。
根據目前的司法政策,這些屬于如實供述調查機關沒有掌握的犯罪事實、認罪認罰的情節,是法定從寬量刑的依據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主動交代未掌握的事實,不等于自首,只能作為從寬量刑的情節使用。對于立功,只有幫助破案、檢舉他人犯罪、提供重要線索等才可能構成立功。
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全額退贓+主動供述未掌握部分+態度好,這三個情節對量刑確實是有幫助的
五、有沒有緩刑的可能?
根據《刑法》規定,對于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無再犯危險、對社區無重大不良影響等條件的,可以適用緩刑。
盡管本案法定刑幅度為3年以上10年以下,但如果能夠爭取量刑在三年以下,結合坦白、退贓、如實供述等從寬情節,有可能爭取緩刑。特別是在案件發生于十八大之前,且未明顯謀取非法利益,緩刑的爭取空間更大。
從我以往的經驗來看,雖然涉案金額是145萬元,但如果:
有一部分(比如這45萬元)能認定為“未遂”;
已全額退贓;
主動供述事實、認罪認罰;
沒有造成嚴重社會危害后果;
沒有前科;
有身體疾病等情節;
在這些因素綜合下,是存在爭取緩刑的可能性的。
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們曾經辦理過一個受賄金額一百多萬元的案子,退贓到位,提前謀劃,辯護成功,最后法院判處了三年,宣告緩刑。
當然,能不能緩刑還要結合當地的司法態度,以及檢察院是否支持認罪認罰建議等情況來綜合判斷。
六、罰金會是多少?
罰金是法定附加刑,不能免除。但從實際辦案中看,多數法院會結合犯罪金額的情況適度酌定,一般按受賄金額的10%左右來判比較多。
你家人估計罰金大概會在10萬到14萬之間。
最后提醒幾點:
這類案件,是否能爭取從輕甚至緩刑,不只是看金額,更要看行為細節和態度表現
留置階段的材料、訊問筆錄、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都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律師能做的,不只是等開庭,而是從調查開始幫家屬審查程序、準備證據、制定辯護策略,這對未來開庭時是否能爭取緩刑起著關鍵作用。
作者簡介:
張智勇律師,資深刑事辯護專家,現執業于智豪律師事務所,長期專注于職務犯罪、監察調查、刑事辯護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務探索。多年來辦理大量監察調查和職務犯罪案件,尤其擅長監察階段的律師間接介入策略和留置階段的非會見式辯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經典成功案例。
在業內率先提出并深入研究了“間接介入”和“留置顧問”法律實務方法,著有多篇學術論文和專業文章,影響深遠,廣受好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