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走向終點,我們如何告別?這不僅是家庭的私密考驗,更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的溫度計。近日,一場意義非凡的培訓在上海開放大學正式啟動,專注于如何讓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更溫暖、更有尊嚴。
01從“治愈”到“安撫”:一堂關于尊嚴的必修課
截至2024年底,上海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高達37.6%。作為全國最早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特大型城市,如何為龐大的老年群體提供有尊嚴的終末期照護,成為一道無法回避的時代命題。近日,由上海開放大學聯合上海市老年護理管理質控中心共同啟動的“2025年老年安寧療護專業培訓項目”,為這一命題寫下了溫暖的注腳。
走進上海開放大學的培訓教室,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正在進行。臺下坐著的,是來自全市各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首批65位學員。他們之中,有經驗豐富的護士,也有常年奮戰在一線的護理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們將系統地學習一門特殊的“技術”——安寧療護。
這門技術的核心,并非是搏斗式的“救治”,而是守護式的“安撫”。
正如上海市衛健委醫政處宋頌在開班儀式上所言:“當生命進入終末期,如何讓每一位長者體面、有尊嚴地謝幕,如何讓家屬在沉痛中感受到撫慰與支持,是衡量城市文明溫度與健康服務能力的核心標尺。”
在實操課堂上,授課老師正細致地講解如何為臥床老人輕柔地翻身、變換臥姿,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另一邊,學員們則圍繞著一個人體模型,學習善后服務中的每一個操作細節,從面容的清潔到身體的安放,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對逝者的尊重。
課程內容遠不止于此。培訓精心設計了涵蓋癥狀管理、舒適照護、心理支持、生命教育及哀傷輔導等一系列核心模塊。這意味著,學員們不僅要學會專業的護理技能,更要成為能夠洞察心靈、撫慰悲傷的“療愈師”——既要療愈患者身體的痛楚,也要療愈患者與家屬面對死亡時的恐懼和哀傷。
02破解人才瓶頸,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如此系統、專業的安寧療護培訓得以落地,背后是上海開放大學多年來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深耕與擔當。作為一所肩負著服務社會民生使命的高校,上海開放大學早已將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作為自己的核心工作之一。
“我們要做的是構建一個專業人才的‘蓄水池’,”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在本次培訓啟動之前,上海開放大學已經做了大量鋪墊工作。學校在2024年就率先發布了《老年安寧療護護理員培訓規范》等一系列養老服務領域的團體標準,為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標準先行,體系支撐。依托多年積累,上海開放大學已累計培訓各類養老從業人員超過10900人次。如今,安寧療護被視為其構建的“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這一舉措不僅為全市,也為楊浦區這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中心城區,注入了寶貴的人才活水。據悉,上海開放大學計劃在2025年全年,分批次為本市護理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500名安寧療護專業人才。這股“新鮮血液”將直接充實到臨終關懷服務的一線,為更多家庭帶去專業的支持與慰藉。
一場培訓,傳遞的是技能,守護的卻是生命最后的尊嚴。
安寧療護的推廣,其意義早已超越了職業教育本身,它關乎著城市的人文關懷底色,也觸及每一位市民的生命質量。當專業的護理人員能夠幫助臨終者控制疼痛、舒緩不適;當受過訓練的療護師能夠引導家庭成員坦然面對離別、處理哀傷;當整個社會都開始正視并尊重生命自然落幕的過程,這座城市無疑會變得更加成熟與包容。
通過專業化、規模化的人才培養,這所坐落于楊浦的高校,正在為守護生命尊嚴、傳遞城市溫情、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上觀號作者: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