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一天,正在工作的王近山忽然收到了部下肖永銀的一通急電。
結果,他剛一接起電話,對面便傳來了一陣怒氣沖沖的質問聲:這究竟是誰的主意!
豈料,脾氣一向急躁的王近山不僅沒有生氣屬下的態度,反而還云淡風輕地說了一句:這事我定的!
肖永銀一聽更生氣了,當即大吼道:你咋了?誰定也不行!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肖永銀為何會對自己的上級這樣說話呢?
惺惺相惜的戰友情
肖永銀與王近山之間的淵源其實從革命時期便開始了。肖是河南新縣人,王是湖北黃安人,兩個地方都屬于鄂豫皖地界。
后來,兩人還在同一年參加了紅四方面軍。
只不過王將軍是軍中出了名的“戰斗瘋子”,憑借著在戰場上一次次不要命的打法,他的職位很快就超過了肖永銀。
在此之后,兩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也沒有什么正面交集的機會。
但對于肖將軍來說,“王瘋子”的名號卻是如雷貫耳。他也一直將王近山當成榜樣,默默向他學習著。
兩人真正開始并肩作戰,還是在抗戰結束后。
晉冀魯豫野戰軍成立后,王近山被任命為六縱司令員,而肖永銀則成為了他手下的十八旅旅長。
相較于其他旅級指揮員來說,肖永銀除了勇猛外,還多了一個用兵靈活、會懂謀略的優點。因此王近山對他十分賞識,經常拿十八旅當作主力部隊使用。
不過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久,王近山便開始發現,肖永銀雖然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但他的脾氣可一點也不比自己小。
有時候因為作戰意見不合,他甚至還會直接對著上級拍桌子。
不過王將軍卻從未介意,也鮮少對他發脾氣。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肖永銀是個非常拎得清的人,或許在小事上他經常動怒,但一碰到大事,他總是顧全大局。
而王近山就是欣賞他這種“呂端大事不糊涂”的性格。
在1947年后,老蔣將山東和陜北兩地當成了首要攻擊目標,派出數十萬兵力進攻這兩個地方。
在敵人強大火力的優勢下,我軍只能苦苦支撐。
就在這時,毛主席想出了一招“圍魏救趙”:由晉冀魯豫野戰軍圍攻隴海路,直接斷了敵人后路,以解兩地的作戰壓力。
收到中央的命令后,劉帥便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六縱。
王近山也意識到這場戰斗的重要性,當即便決定讓肖永銀擔任主攻任務。
肖永銀明白,這既是首長對自己的考驗,也是給自己建立軍功的機會。他當即堅定地表示,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會打好這一仗。
然而,就在他緊鑼密鼓地準備作戰時,十六旅旅長韋杰卻主動請纓,要求擔任主攻任務。
對愛將的記掛
這下王近山變得為難起來,這人也是器重的猛將,對方主動請戰,他也不好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再者,韋杰除了是十六旅旅長外,還兼任著縱隊副司令一職,他的意見也不能不考慮。
就在左右為難之際,肖將軍卻主動站出來說:我是軍人,應該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由組織決定吧!
他這樣顧全大局,王近山非常欣慰,于是便將主攻任務換給了十六旅。
這一仗意料之中的順利,十六旅在發動總攻后,便立即清除了周圍的據點,一舉攻入開封,為策應兄弟部隊立下了一等功。
而在這一仗中,十八旅的功績就比較少了。除了53團擔任了預備隊進行攻城外,剩下的兩個團則全在警戒考城方向的敵人。
當然,王近山器重十八旅,自然不會只讓他們光“啃骨頭”,不“吃肉”。
后來,老蔣為了報復他們在隴海路的行動,當即調動三十萬大軍進攻晉冀魯豫解放區。
此時我軍只剩下五萬兵力,又剛經歷了一場消耗戰,可謂一點優勢也不占。
劉伯承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勢后,當即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軍主力整編第三師。而這個艱巨的任務再次落在了六縱身上。
而這次,肖永銀當仁不讓地接下了主攻任務。
戰斗打響后,我軍便以誘敵深入的戰術,將敵第三師引到了大楊湖,予以包圍殲滅。
然而,敵軍憑借著飛機大炮負隅頑抗,我軍投入了整整六個團的兵力,卻還是沒能消滅掉對方。
眼看兩軍一直僵持不下,肖永銀無奈只好將警戒小楊湖方向的兩個營抽調了過來,加入戰斗。
王近山得知后心急如焚,直接打電話將他批評了一頓:怎么把那里的部隊也調過來了,萬一敵人援軍過來怎么辦!
肖永銀則急得吼了一句:管不了這么多了,已經火燒眉毛了!
王近山也沒生氣他的語氣,只是讓他盡快將敵人拿下。掛了電話后,他又派去援兵協助肖永銀。
最終,在一番驚心動魄的交戰后,整編第三師被我軍全殲,師長趙錫田也被我軍俘虜。
戰斗結束后,王近山特意對肖永銀進行了通報嘉獎。得知十八旅傷亡過大后,他還安排人給肖永銀補充了大量兵力,鼓勵他繼續英勇作戰。
就這樣,兩人之間的友情在一次次并肩作戰中變得越來越深厚,他們私下里也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誰定的也不行”
1948年,十八旅在攻克王家店后,開始進行休整,準備迎接接下來的襄樊之戰。
當時部隊經歷連日的作戰后已經彈盡糧絕,急需補給。
這天,肖永銀收到一個好消息:之前派出去進行經營的管理股長要回來了,聽說他這次籌集了不少經費,足以解決十八旅的燃眉之急了。
肖永銀非常高興,當即派了兩個身手好的士兵過去護送。
他千叮萬囑,千萬要將人平安接回來,半路可不能出什么差錯,兩人也異口同聲地答應了。
然而,他等來等去,最后卻只等到他們兩手空空地回來,管理股長卻不見了蹤影。
他細問之下才知道,一開始兩人確實接到了管理股長。
只是中途他們走到縱隊司令部的駐地時,王司令得知了這件事。
他聽說這個管理股長工作能力很強,正好縱隊的經費也很緊張,于是便讓他留在縱隊工作。
管理股長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畢竟是首長的命令,他也不能違背,所以只好留下了。
肖永銀一聽火氣立馬上來,當即便給王近山打去了電話,質問他這究竟是誰的主意。
王將軍也知道自己先斬后奏有些不好,便笑道:這是我的主意,你大度一點,人和經費我都留下了。
隨后他又對肖永銀講清了部隊里的困難,想讓他體諒一下。
一般來說,面對上級的請求,下級將士們都是絕對服從的。但肖將軍性子耿直,直接怒道:你咋了?誰定也不行!他是十八旅的人,必須讓他回來匯報!
王將軍有些無奈,對管理股長的任命已經下達了,已經不能收回了。
但他也了解肖永銀的脾氣,不把人還給他,他也絕不會答應的。
他想來想去,便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將經費還回去,人就不用回去了。
就這樣,十八旅總算解決了經費困難的問題,肖永銀也明白縱隊的困難,也就沒再要求將人調回來了。
就這樣,兩人在吵吵鬧鬧中并肩奮戰,打了無數場勝仗,共同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