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遠郊樓市驚現“兇宅價”拋售:有人倒貼百萬求脫手
新房七折賣!二手房白送!五大新城房價為何雪崩?
中介黑幕曝光:我們這樣操控上海房價
割肉92萬仍賣不掉!一個上海房東的318天煎熬
規劃變鬼話,配套成笑話!新城房東集體破防
鏈家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持續攀升,遠郊區域成為房源積壓重災區。截至2025年5月,全市二手房掛牌總量突破37萬套,其中外環外區域占比超六成,五大新城板塊掛牌量占比超68%。在松江泗涇板塊,某次新小區掛牌房源達87套,平均每2.3天就有1套新增房源上架,但近三個月成交僅3套。這種“堰塞湖效應”正在引發連鎖反應——青浦徐涇某房東將89㎡精裝三房掛牌價從420萬直降至358萬,額外贈送價值18萬的車位,依然無人問津。
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遠郊區域二手房流動性幾近枯竭。臨港新城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從2021年的89天拉長至386天,部分房源掛牌價已跌破開發商2018年開盤價。更戲劇性的是,奉賢某樓盤出現“賣房送黃金”奇觀——開發商承諾每成交一套房贈送500克金條,相當于變相降價27萬。這種“絕望式拋售”背后,藏著遠郊樓市的三大致命傷。
致命傷一:規劃承諾集體跳票
2016年公示的奉賢南橋地鐵15號線南延伸規劃,在居民苦等8年后仍停留在圖紙階段。金山區2019年高調宣傳的“灣區科創中心”,實際入駐企業不足規劃的三成。嘉定安亭某新城教育用地被臨時改建為物流倉庫,周邊家長不得不每天驅車12公里接送孩子上學。這些失信于民的規劃,直接導致遠郊房產估值邏輯崩塌。
致命傷二:中介操控價格體系
多位房東在社交平臺曝光行業黑幕:某頭部中介平臺員工自曝,會刻意虛構“骨折價成交單”逼迫房東降價。在浦東周康板塊,有中介偽造同戶型“310萬急售”假信息,導致真實房源被迫跟跌至305萬。更惡劣的是,部分中介以“獨家委托”為由限制房源流通,待市場恐慌時再低價吃進房源。
致命傷三:新房倒掛絞殺二手
克爾瑞數據顯示,2024年五大新城新房取證均價較周邊次新房掛牌價低15%-22%。在青浦趙巷板塊,某新盤采取“買別墅送公寓”策略,相當于變相七折售房。這種新房降價潮形成“價格黑洞”,虹吸走本就不多的購房需求——寶山顧村某改善型買家坦言:“新房總價只比二手房高20萬,但能多拿15㎡面積,傻子才接盤二手房。”
在這場生存游戲中,聰明的房東已摸索出突圍法則:
價格錨定術:參照小區歷史成交最低價下浮8%-12%設置“鉤子價”,如松江大學城某房東將掛牌價設為322萬(較最低成交價低28萬),成功吸引13組客戶競價,最終以335萬成交。
流量裂變法:同時入駐15個線上平臺,制作包含戶型改造方案的VR看房視頻。閔行馬橋某房東通過抖音發布“日更降價日記”,帶看量暴漲4倍。
反PUA話術庫:針對中介壓價話術準備標準應答模板,例如當中介聲稱“隔壁小區更便宜”時,立即出示實勘報告揭露虛假房源。
開發商的自救手段更顯魔幻:
嘉定新城某項目推出“以舊換新”計劃,承諾幫助客戶高價代賣舊房,結果被曝出虛標舊房評估價;奉賢海灣某樓盤開展“直播賣房48小時”,主播在鏡頭前表演砸金蛋送彩電,實際轉化量為零;更有松江佘山某別墅盤雇人假扮購房者制造搶購假象,被媒體暗訪抓現行。
上海住建委備案數據揭示殘酷現實:
2024年1-5月,遠郊新房去化率僅38.7%,較中心城區低51個百分點。二手房方面,金山、崇明等區超47%的房源掛牌超1年未成交,部分小區甚至出現“零帶看”現象。這種流動性枯竭直接引發資產重估——奉賢南橋某2016年購入價380萬的房產,現掛牌價僅285萬,較峰值縮水35%。
業內專家指出三大認知誤區:
“低價必能拋售”幻覺:當整個板塊陷入下跌螺旋時,單純降價難以激活市場。
“規劃遲早落地”僥幸:部分新城核心區配套十年未兌現,需警惕“永久性餅區”。
“中介必然專業”誤區:部分從業人員利用信息差操控交易,需建立多方驗證機制。
在這場沒有贏家的博弈中,奉賢某房東的經歷頗具代表性:
他連續11次下調掛牌價,累計降價92萬,額外贈送精裝修和兩年物業費,仍未能成交。最終在中介建議下,將房源改標“兇宅價”(較市場價低45%),三天內即被投資客抄底。“這就像在菜市場賣鉆石,除了骨折價別無選擇。”他在轉讓合同簽字時無奈自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