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是文徵明于1557年所作,內容抄錄的是白居易的名篇大作《琵琶行》,按時間計算此時的他應該是在88歲左右,此作以行書寫就,他的行書風格大可分為兩類,一種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的筆意為主的行書小品,此類是較為常見的,因為他書寫的比較多嘛。
另一種則是以黃庭堅的筆意書寫的大行楷,是比較罕見的。此作現被收藏于湖南省的博物館之中,現已成該館的壓軸展品之一。
《琵琶行》這首詩,本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時的所遇所感,他以其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琵琶女的凄美身姿與曲折人生,同時寄托著自己被貶謫的失意與郁結。而文徵明在以此文創作書法之時,他已然是88歲高齡了,但他并沒有因年齡的原因而對書藝有所下滑,按網友說是老當益壯。
此作字體雖為行書,但其中也不乏帶有些楷意,字寫得端端正正,帶著一股秀氣,每一筆都清清楚楚,不會拖泥帶水。雖然整體很整齊,但又不會顯得死板,字里行間透著活潑勁兒。
他通過提按頓挫的控筆技巧,將白居易在詩中所蘊含的那種情感給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像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這幾句,他用輕重不同的筆畫,就像用毛筆在紙上 “彈奏” 琵琶,把那種忽高忽低、錯落有致的音樂感都表現出來了。
從整體風格來看,這是作者晚年的作品,特別能體現他的功力。字體溫潤柔和又不失力道,既有規矩又充滿生氣,既有晉唐書法的韻味,又有作者自己的風格,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大家之手。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們高中必讀必背的一篇課文,考試中也是常出現的考題,同時也是很多人所喜歡的一篇名作,如若你剛好也喜歡書法,也可以試試臨習文徵明的此帖,名詩加名帖臨習來會別有一番滋味。
文徵明的書法就和他的人一樣,他是真正的做到了人品和書品其平的一個人,他雖屢次科舉不中第,但也是應此而成就了他的書畫,他是四大才子中最全面發展的一個人,可他大器晚年直至晚年才名聲大躁,比之年少瘋狂的唐伯虎等人就少了些知名度。我們不僅要學他的字,更要學習他的為人處事。共免!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