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各地氣溫直線上升,面對炎熱的夏日,眾人紛紛減少出行,在家吹空調、吃冷飲,很多網友好奇,現代人對付酷暑,有空調、冰棍,古代尚無高科技,炎炎夏日他們如何度過呢?今天就看看古代書法家的“避暑攻略”,字字給人清涼感。
第一幅:王羲之《今日熱甚帖》。王羲之乃是“書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面對炎熱暑期,寫出不少名帖,除了此作,還有《大熱帖》《毒熱帖》等,這幅法帖采用草書,是寄給友人的一封書信,告知他們取消聚會,字跡婉轉俊麗、遒和瘦勁,隨著篇幅遞進,逐漸奔肆,把熱燥的感覺,還原紙面。
第二幅:顏真卿《中夏帖》。顏真卿號稱“亞圣”,推崇篆籀筆法,與王羲之的“秀逸”對立,字字雄強剛健,適用碑作,恰好夏天,有人請他寫碑,熱感實在難消,于是他撰寫書信,希望清涼之后,再為之書寫,字體雖然偏小,但是古樸野逸之風,毫不減弱,極具奇宕、拙質的美感
第三幅:李邕《晴熱帖》。李邕早于顏真卿,乃是首開“雄壯”書風的人,董其昌認為“右軍如龍,北海如象”,其字比肩王羲之,此作又稱《三數日晴帖》或《檢校帖》,藏于《淳化閣帖》之中,暑熱時期,寫給友人的書信,線條瘦硬飛動,如游絲飛空,十分駿健瀟灑,嚴謹中增添靈動
第四幅:蔡襄《暑熱帖》。蔡襄位列“宋四家”之一,相比米芾、蘇軾等人,他對于古法的臨學更深,此帖講解他的消暑方式,通過引用涼茶,降低燥熱感,其字飛動婉轉、遒和古樸,融合隸書筆意,更顯質感醇厚,同時也有宋朝“尚意”之妙,獨具個性。
第五幅:唐伯虎《吳門避暑詩》。唐伯虎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落花詩冊》,美國估值超過100億,此帖描繪他在蘇州城避暑時,所見所感,保留一貫的唯美之風,用筆剛柔盡備,時而圓融凝厚,時而方勁銳利,對比鮮明,凸顯視覺效果,為之賦予動勢。
第六幅:文征明《城居煩暑》,與唐伯虎一樣,他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書法水平比之更高,為“文人書法”的代表,其字典雅溫潤,一派君子之氣,此帖亦是如此,哪怕面對暑熱,也絲毫不顯慌亂、煩躁,筆筆流逸暢達,排布齊整,且不顯呆板,出塵脫俗,如仙人降世。
您對上述法帖有何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