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11天 2025第五屆起點兩輪車換電大會 及輕型動力電池技術高峰論壇 活動主題:換電之城 智慧兩輪 主辦單位:起點鋰電、起點鈉電、起點兩輪車及換電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0-11日 活動地點:深圳寶安登喜路國際酒店2樓國際廳 活動贊助/演講/合作單位:雅迪科技集團/臺鈴集團/新日股份/菜鳥集團/嘟嘟換電/司馬出行/河豚換電/派能科技/創明新能源/多氟多/博力威/睿恩新能源/諾達智慧能源/時代瑞象/優旦科技/逸飛激光/盾創科技/博觀科技/尚聞科技/威勝能源/兆科動力/中國鈉電/比克電池/鵬輝能源/藍京新能源/億緯鋰能/星恒電源/先導智能/小安科技/鑫晟達/精銳精密等
據極片Lab爆料,大眾汽車新增程車的電池訂單,已經交給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正力新能”)。
目前大眾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和LG新能源。 若消息屬實,大眾供應商名單將再添一家中國電池企業,也意味著其在中國本土化業務布局進一步深入。
01
供應多元化大眾本土化戰略深入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4年表示,目前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2024-2026年是規模、成本和技術的決戰。中國車企新能源產品加速投放將會蠶食合資品牌市場,未來3-5年,合資品牌份額將從40%降到10%。
這一預言似乎正在應驗。到2024年,合資車企份額已下滑至34.8%,銷量跌破千萬輛大關。究其原因,部分外資車企在華電動化戰略相對謹慎保守,主要合資車企燃油車市場優勢逐步削弱,電動化發展滯后。
2024年,大眾在華銷量274.2萬輛,同比下滑10%,營業利潤暴跌35%至17億歐元,創十年新低。面對比亞迪、吉利等本土品牌的圍攻,大眾CFO阿爾諾·安特利茨承認:“在盈利和銷量間尋找平衡”成為當務之急。
其破局點落在電動化轉型以及本土化戰略上。如今,大眾的電動化布局正在全面加速:2025-2027年計劃在華推出40款新車,超半數電動化;到2030年將投放30款純電車型。
與此同時,增程式汽車從“替補選手”搖身一變成為“賽場主力”。2021年,行業只有4款產品采用增程式技術;到2024年,僅當年上市的增程式車型便超過50款。越來越多車企開始采用增程式技術路線。
2024年,中國增程式汽車銷量達到了116.7萬輛,同比增長78.7%??礈蔬@一市場機遇,為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4月份,上汽大眾首款增程式概念車ID.ERA亮相,這是大眾品牌在華首款增程車。
2026年其首款全尺寸增程SUV ID.ERA將正式量產,該車型純電續航350公里,綜合續航超1000公里,直擊中國消費者續航焦慮痛點。而正力新能配套的電池包,正是這款“翻身之作”的核心部件。
在本土化戰略布局上,大眾汽車集團以“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為核心,主動開啟體系重塑,包括產品定義、技術開發、供應鏈布局的本地化等等。
大眾此次選擇正力新能,也標志著其供應鏈策略的重大轉向。寧德時代2018年成為大眾在華首個電池供應商,2025年雙方深化合作;國軒高科2020年獲得大眾投資,次年成為其海外定點供應商。
2025年初大眾雖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但明確表示需“在中國尋找第二家供應商。此前大眾在華電動車(如ID系列)高度依賴寧德時代,此次引入正力新能,或分散供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銷量下滑、利潤承壓的背景下,大眾對電池采購價格敏感度顯著提升。大眾此前主要采用三元鋰電池(寧德時代供應),而此次選擇正力新能,可能預示技術路線調整。
大眾汽車集團此前已宣布,從2026年開始,其所有電動車型將逐步遷移到一個名為 MEB Plus 的升級版平臺,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LFP)電池。
02
正力新能首次打入德系巨頭供應鏈
合資車企的“本土化生存戰”,或將重塑動力電池競爭格局,為二線電池廠帶來市場新機遇。對于正力新能而言,若此次成功打入大眾增程車型供應鏈,將在乘用車市場中高增長潛力的細分領域進一步提升份額。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下,打入德系巨頭供應鏈,將為正力新能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背書。同時,有助于進一步優化正力新能客戶結構,為產能擴張奠定基礎。
4月14日,正力新能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截至6月30日發稿,總市值達258.88億。
據招股書,2024年,國內十大制造商占總裝機量的95.3%。正力新能于2024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9.9GWh,在國內動力電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九名。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241.4GWh,正力新能以4.66GWh裝機量位居第九,是少數裝機量同比正增長的企業之一。且分材料體系看,其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電池單獨裝機量均位于行業前10。
業務層面來看,正力新能的核心產品有動力電池產品、儲能電池產品及航空電池產品。其中,動力電池產品是正力新能營收的主要來源。2021年至2024年,該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高達96.6%、94.7%、80.7%、90.9%。
磷酸鐵鋰電池2024年收入占比超60%。按下游應用劃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電池對正力新能的營收貢獻明顯上漲。
動力電池客戶端,正力新能為國內多家車廠供應動力電池,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等,也通過與豐田的合資公司向豐田中國供貨,顯示出穩定品控能力。
在合資品牌中,資料顯示,正力新能已獲得上汽通用全場景、多路徑的多個重點平臺車型動力電池項目的獨家定點。特別在PHEV領域,正力新能憑借其自身前瞻性的市場經驗和技術實力,在一年的極短周期內完成雙方重點合作項目的開發,助力上汽通用分別在2024年、2025年,完成GL8陸尊PHEV、GL8陸尚PHEV等核心MPV新能源轉型產品的快速上市,助力客戶實現新能源戰略落地。
產能方面,正力新能強調其產能擴張策略以訂單為導向。公司方面表示,當前已獲定點項目的需求,已超過其現有25.5GWh的總設計產能,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正力新能電芯產品總設計年產能為25.5GWh。
目前正力擁有常熟正力新能、常熟銀河、南京正力新能等3個基地,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常熟新生產工廠建設。
6月7日,正力新能銀河B區基地25GWh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工程主體結構正式封頂。該項目是常熟高新區重點項目,總投資100億,占地面積約741畝,規劃產品覆蓋BEV/PHEV/EREV多路徑動力電池。
據悉,新工廠一期設計年產能約為10GWh,今年四季度投產后,將形成設計產能35.5GWh。剩余募集資金將用于該工廠二期建設,設計年產能約為15GWh,該期項目計劃于2025年12月動工,并將于2026年啟動試生產,屆時將形成設計產能50.5GWh。
作 者:序 淮
聲 明:本文由起點原創,版權歸屬起點研究,如需轉載聯系小編(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