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zhihu.com/question/375947732
01
都江堰,用了2000年了,還在用。
長城,用了2000年了,最后一次用晉綏軍長城抗戰。
良渚古城邊上那幾個,叫什么扁擔山橫塘山的,其實是個上下三層的復合式人造水壩,5000年了還沒退休,還在參與春播水稻的灌溉,你現在下完雨之后去,還能見到里面蓄的水。
想想新石器時代末期剛進入聚落國家時代的人類,他們連生產鏟子都不太方便,要花多少年集石堆土,才搞出來了一個這么大規模的水利設施?
再想想子孫后代在我們這片大地上連續營造了多少個百年,又連續受益了多少個百年?
百年之后還有千年,有那味了吧。
你看,不是什么小說故事,這就是歷史現實。
02
移山填海多么困難呢,付出的時間和成本多么巨大呢,你渺小的一生甚至都不會有回報。
現實里可沒有移山的天神啊。
是啊,所以他們可能還會問:
為什么要攀登最高的山?
為什么飛躍最寬的海?
為什么工程師要反復疏浚一條河道,為什么不隨波逐流遠走他鄉?
為什么科學家要在去改造沙漠,為什么不放棄那些貧瘠之處?
為什么戰士要去邊界上的不毛之地鞏固防線,為什么不直接投降?
為什么我們這個民族在洪水滔天的時候要去抵抗天地的偉力,而不祈禱彌賽亞方舟降臨?
為什么選擇戰斗而不是逃避?
良渚的水利工程是如此宏大,今天的考古學家甚至需要依靠衛星測繪,才真正發掘出了這個三層水壩的所有結構。
這一切,竟是5300年前的先輩們拿著木棒草繩構建的。
我們祖輩選擇了這條道路,他們以我們腳下的大地為畫布刻畫的那些偉業震古爍今,而我們也在那些奇觀面前開悟。
為什么選擇移山填海的那條道路——因為人的一生是他自己選擇的偉業定義的。
我們選擇移山填海,我們選擇成為自己的彌賽亞,我們選擇鋪展自己行走的康莊大道,并打敗攔路的一切內外敵人。
所以不是愚公的子孫會去移山。
而是移山本身定義了愚公一脈的民族精神,是那些移山填海的人,成為了他的子孫。
03
這正是自1840年以來,中華大地上發生的事,從東北黑土上抗聯撒下的熱血,到貿易戰科技戰最前沿的研發生產線。
屈服的人早已成了別人的狗,它們可笑的狺狺狂吠從未停止過。
它們無聊的表演甚至從沒變過,無非就是把山的壓迫,說成是移山造成的。
再把向山屈服說成是自由,中華大地歷來也不缺相信它們的蠢貨。
但剩下那些不屈的人組成了我們的民族。
如果你明白自由不是簡單庸俗的懶惰,自由是不向壓迫和困難屈服。
如果你由衷得感謝那些斷頭流血犧牲的人,感謝他們挖走了敵人壓在我們頭上的大山。如果你也決定為自己也為后人,成為那顆投下蔭庇的參天大樹。
那么很高興認識你,同袍,同胞,同志。
04
舉例子
1630年,袁崇煥被殺后,袁崇煥的貼身侍衛佘明德將頭顱盜出安葬,命佘家人世代守墓
2020年,最后一任守墓人佘幼芝去世。
從明朝末年袁崇煥蒙難,到2020年佘幼芝去世,共17代守墓人,整整390年。
為什么是最后一任?
因為,她兒子意外去世了
2016年一個英國留學生在英國發現五個清朝北洋海軍水手的墳墓。
2022年中國福建號航母下水,有人發現在他們墓前有人放了一張福建號的照片。
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把這張照片放到墓地。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人一定是中國人。
因為這很中國。
05
譚嗣同有一個好友叫唐才常。
譚嗣同死了,但總有后來的仁人志士,沿著他的道路繼承他的志向繼續前行。唐才常沿著譚嗣同的腳步,發起了自立軍起義。
唐才常成功了么?沒有,他失敗了,一敗涂地,就連唐才常本人都被張之洞所殺。
可是,唐才常真的失敗了么?
也沒有,薪火相傳,他的學生黃興繼承他的志向,領導了
黃花崗起義,并指揮武昌起義親手埋葬了封建帝國。
黃花崗起義成功了么?沒有,他們一敗涂地,七十二烈士捐軀。
可是,黃花崗起義真的失敗了么?沒有,有一位姓張的少年幸免于難。后來,他跟著無數戰友一起,親手推翻了那個腐朽的I日社會,成為我們的開國大將,他叫張云逸。
譚嗣同成功了么?沒有,他失敗了,就連他自己,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譚嗣同失敗了么?沒有,譚嗣同有兩個學生,一個叫蔡鍔,二個叫楊昌濟。蔡鍔有一個學生,他姓朱。楊昌濟有一個學生,姓毛,這兩位做了什么,你我每一個人都知道。
譚嗣同、唐才常、李大釗…
無數的仁人志士,他們失敗了么?他們的生命終結了,可是我分明看到在那萬馬齊喑的無邊黑暗中,他們燃燒著自己的滿腔熱血,化作了一團跳動的火焰,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燃燒著,就這樣默默的為在黑暗中的人們指引著方向。我又看到,一個又一個的譚嗣同在那團火焰即將熄滅時,義無反顧的以自己的生命做燃料,一點點的讓那團火焰更加熾熱、猛烈。直到半個世紀后,那個湖南口音的男人,手持著這團焰火,化身為東方的太陽,將那無邊的黑暗徹底吞沒。
譚嗣同本可以不死,但是他沒有選擇后退。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少退讓那么一步會給未來帶來什么,倘有一日,我愿慨為天下先。
而每個時代:
智叟和他們的后代寧可潤了,也不打逆風局。
06
反例
印度西北,有條山脈叫興都庫什,山脈有個山口,叫開伯爾山口。如果沒有這個山口,印度就是一個有著天然屏障的樂土。
可惜,這個山口的存在,使得經常有外來民族通過山口進入印度地區,征服原來的居民,成為新的主宰。
這個山口最窄處只有60米。
很多中國人看到這些信息的反應,幾乎都是…那趕緊建個城,修段墻把山口堵起來啊。
但是…印度幾千年的歷史里,似乎就是沒能做成這件事。
▼今日推薦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